无聊斋88盛世警言16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30
皇帝反腐的第一高手宋真宗赵恒。
目录。
一、吏治清明 反腐倡廉。
二、顺天恤民 咸平盛世。
三、狸猫换太子---赵恒轶事。
四、宋真宗赵恒的个人作品。
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驾崩。宋太宗第三子赵恒遭遇了由王继恩和李皇后(明德皇后)共同谋划的宫廷,在宰相吕端的支持下,赵恒才于同月继位,是为宋真宗。次年改年号为咸平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赵恒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这给北宋的内外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局面,为国内的经济发展了良好的条件。此后,北宋进入经济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一、吏治清明 反腐倡廉。
宋真宗没杀一个贪官,却在不动声色间,做到了后面诸多帝王望尘莫及的事: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北宋政府。这要归功于他有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的举措,柔性反腐,令人称道。
一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
1. 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
2. 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
3. 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5. 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
6. 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
7. 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
这《文武七条》均是廉政之举,是统治者的苦心孤诣的安排,也是老百姓们的热切期望。在宋真宗看来,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头,就能实现德治
二推荐官员要负责。
宋代严明赏罚,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官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按规定,官员不得保举曾犯有贪污罪的官员转正。这使得上司很注意防范下属犯贪污罪,荐举者很关心被荐举者的德行,这样,只有才德兼备者才能被选拔进入官员队伍,自然而然,官员的贪污行为也就相应减少了。
三建立了官员档案。
宋代吏部建立了官员档案,凡犯贪污罪者都记录在案。宋代还规定,这些犯罪者,每次晋级或调动职务时,都要向吏部主动申报自己曾犯过贪污罪,并规定,此类官员不得随意更改姓名。这样的规定,动员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力量,杜绝了贪污腐败者上升的空间,把他们置于严密的体系中,避免其再次腐败。
四完善官员休假制度。
赵恒诏自今伏日并休务增加了官员伏日的休务假,对官员节日之外的事假也较以前灵活,将祭奠亡亲的私忌假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官员,私忌日给假一天,并新创了饯行假。一些节假,不仅只施行于官员,那些为官府服役的工匠也可享受,比如给在福建险恶山路上运送官物的军士以旬假和节假。
从现有史料记载来看,赵恒在位时期官员约一万余人。此外,还有数十万在各级官署中服役的胥吏,以及各级武职人员及其家属。其中,文武官员每年可休传统节假,还有新设假日。
二、 顺天恤民 咸平盛世。
宋真宗即位之前国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混乱状态,而宋真宗赵恒一上位就勤于政事,任用了几个清正廉洁的大官当宰相,逐步改良政治上的弊端,并且注重农业生产,减免了五代十国以来非常繁重的税赋,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北宋年间少有的太平盛世。赵恒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 减免赋役。
咸平元年(998年)时任度支判官毋宾古向王钦若提到:自五代以来,各地拖欠赋税数量很多,百姓无力缴纳,但是官员经常去催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上奏圣上免去这些赋税王钦若听到立即命人统计好有关数据,抢在毋宾古之前向真宗上奏要求免除这些赋税。真宗看到奏折后大惊,说:先帝怎么没想到这么做呢?钦若回答:先帝当然知道这么做,只是留给陛下用来收天下人之心罢了宋真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实施。
咸平元年(998年)四月十六日宋真宗下令,凡往年拖欠的田赋一律免除。而因为欠税被抓进的人,也一律释放。并且让各地认真核查落实,最后统计结果,共免除各处各地赋税一千余万贯石匹两等,共释放在押囚犯三千余人。
又在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亲自审问因拖欠官府钱财而被捕入狱的人,一连审了七天,共释放2600余人,免除债务达260万。 并让有关部门重新审问有关拖欠政府钱物档案,凡有冤屈的重新处理。
2. 农业发展。
宋真宗本人对农业十分重视。在景德三年(1006年)下诏要求各级地方长官官衔上一律加上劝农使”或者劝农”等字,鼓励农民努力务农。又在景德二年作《景德农田敕》这部农业法规,以此规范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各种事项,并在后面很长时间内一直沿用。同时,大量印刷各种农业书籍分发给各地方官,让他们认识农事,并大力在推广高产作物占城稻。亩产量从唐代的2石(80公斤)提升到北宋初的3石(120公斤)至南宋更是高达5、6石 。垦田数目提升到524,758,432宋亩,突破唐代5亿亩的最高值。
除此之外,宋真宗十分讨厌浪费粮食,多次下诏禁止丢弃粮食,并威胁违者治罪
3. 平抑粮价。
宋真宗下令在全国推广常平仓制度,常平仓起源战国李悝平籴法,有储量备荒和稳定物价的功能,宋真宗时政府规定:每年夏天由地方政府依照本地人口垫资购粮,以每户一石计,设仓储存,一旦遇到粮食价格上涨就减价卖给平民,达到平抑粮价的效果。另外设有专人,出陈如新,防止粮食腐烂。
常平仓制度对于灾年帮助平民渡过难关,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4. 增加征榷。
宋真宗政府对所征收各种禁榷和商税作了严密的规定,每个商业税征收点(税场)都立了一个原始的定额称为祖额”一个按实收数确立的定额称为近期”每届和每年都会对比,以此来奖惩官员。宋真宗时期规定所带的是商业税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如酒类税在至道三年(997年)仅有121万贯,但到了天禧三年暴涨至901万贯,增加6培有余。同时政府规定各地应向中央缴纳那种物资的数额,使中央财政有了保障。
但遇到灾变时规定执行不是很严格并会有修正,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七年时候遇到蝗灾。真宗下令成立详定茶法所,修订税法,否决三说、四说法,并作出弛禁通商的重大决策。
五虚怀纳谏。
宋真宗即位后,提拔了李沆、吕蒙正、夏侯峤、杨砺等人担任宰相和执政大臣,保留了张齐贤、吕端等。这些人大多能够做到忠于职守,使得此时期政治较为清明。
宋真宗能较能听取各方意见。他在即位后就通过御史台向转达他的意思,要京师内文武百官凡是他施政有误、看到利病、对军事有好的建议,都可以直接向皇帝递奏折。如张齐贤在咸平元年(998年)完成了编敕”的编撰工作,成为正式法律《刑统》之外的重要补充。提出了职田,废除了江南前面几朝苛捐杂税的建议。重用寇准,使其在澶渊之盟时能够力挽狂澜。在咸平元年咸平元年(998年)四月,他下令各路转运使轮流到京师向他述职,讲述所在地情况。咸平二年(999年)遇到大旱,要求直言极谏”他会给予提出好意见的人赏赐。
六任用贤才 渎职惩处。
据有关史籍的记载,宋朝监察官员台官(御史)的选拔,有严格的标准。
1. 鲠亮感言廉洁无私,纠缠不避权贵。
2. 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从政的实践经验。
3. 实行官亲回避制度。凡宰执所荐之人,以及宰执子弟,亲戚和属官,一概不得充任台官。
宋朝对具有纪委职责的监察官员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监察官违反出巡制度都要遭受处罚。还特别规定了监察官失察,自身贪暴受惩处的制度。对于失察德监察官,宋真宗实行严厉的处罚。
七谨慎用法 严打冤假错案。
宋真宗本人很厌恶严刑峻法,主讲谨慎用刑。又下诏废除了断截手足、钩背烙身等刑罚,禁止使用法外刑法,也严厉批评军中对逃兵施以的烙伤手腕、敲碎胫骨等做法。同时对私铸铜钱、私造管制武器等重罪都减轻处罚。
对待嫌疑犯上,宋真宗不允许使用酷刑、搞刑讯逼供。在景德四年(1007年)有个叫潘义方县尉对嫌疑犯朱凝严刑拷打,并用牛皮套头,勒令招供。朱凝受不住作了假证,后来经查明,宋真宗撤了潘义方的职,并向全国通报此事,严令不许严刑逼供。
同时在京设立纠察刑狱司,地方设立提点刑狱司,负责对各种刑事审判、刑罚、进行监察。凡是判处徒刑之上的罪都必须要向此机构通报,这个机构有查询复审的权利。如果初审官员处理不当,此机构有权向朝廷提出,并对该官员提出。
八铲除地方豪强。
由于五代十国时代政治风气的影响,宋初的地方豪强势力,依然到了非常强大的地步。很多家有田产的豪强,看上去无官无职,其实却能量巨大,就连州县的官员,见了他们都要服服帖帖。甚至还有人最擅长绑架民意控制。一旦与地方官发生纠纷,立刻就是金钱开路,要么买通朝中官员下药,要么各种手段抹黑。
面对这种情况,宋真宗随即采取了严厉手段,铲除地方恶霸赵谏,治罪多名官员。随后几年里,宋真宗在各地遍布密探,又陆续打掉了开封崔白和青州麻士瑶等豪强。与这类豪强有关的朝中官员,基本拔出萝卜带出泥,虽然没有判死,却也基本坐牢流放。以宰相向敏中的感慨说,打掉几个豪强后,朝野的行政风气,也是骤然焕然一新。
九岁末赐宴 播撒皇恩。
岁末年节时,皇帝赐臣僚宴饮,既是增进君臣关系的需要,又是播撒皇恩的大好时机。历朝皇帝都有此举措,赵恒也不例外。他即位不久,就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另外,有资格参加节序赐宴官员的范围较前期大为扩大,从原来的内朝高官扩大到外朝一般官员。
与此同时,节日时还馈送朝臣节物,享受馈送节物的官职之广,几乎包括文武百官。
因为这些廉政举措,宋真宗和他的后来者们创造了一个政治清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宋王朝。名传后世的清官包拯就是产生在宋真宗统治的时代,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宋真宗廉政建设的成效。
5. 繁荣文化。
1自创节日。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宋真宗下诏规定以正月初三(天书初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1009年五月,诏兖州长吏以天书降泰山日诣天贶殿建道场设醮,以其日为天贶节,令诸州皆设醮。”大中祥符四年正式规定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为天贶节”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又新设了两个节日—先天节和降圣节。
皇帝新创节日,并不始于宋真宗,而是在中唐以后。但就皇帝新创节日之多、调动参与节日活动的官员范围之广、并使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的,则起于宋真宗时期。
真宗把国家政治生活中大事的日子新设为节日,并制定详细的活动内容,还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划拨大量经费以保证节日活动的开展,这对官员休假制度等都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乃至当代节日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重视文教 崇尚儒家。
1009年十一月,宋真宗作了一篇文章,脍炙人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出自他的名篇《励学篇》河南虞城富人曹诚在商丘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博延众生,讲习甚盛”宋真宗赐名应天府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宋真宗追封孔子弟子颜回等十人公爵,曾参等62人侯爵,封先儒左丘明等19人伯爵。
6. 吏治恤民 经济繁荣。
尽管北宋的面积、人口、资源都比唐朝差得多,但北宋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这些是唐朝无法比拟的。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时,岁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灾害频仍,岁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那时,宋朝富甲天下,经济总量占世界的80%,其一年的铸钱量最高可达五百万贯。 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在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天禧五年(1021年)其总额已达15000万。
尽管赵宋的面积、人口、资源都比前朝李唐差得多,但是,宋朝的经济,在像1009年这般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时,岁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灾害频仍,岁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官员接触钱财的机会多了,但北宋时期官员赃罪(贪污)的现象却减少了。
宋真宗在位25年,广开言路,勤政治国,政治清明,治理有方。统治时期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两银。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他以拉动内需反腐倡廉促经济发展,使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三、狸猫换太子---赵恒轶事。
在开封,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的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心猿意马,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只好暗中把刘娥送到自己的一个亲信家里,偷偷去和她见面。
没想到,刘娥离开赵恒的别墅后,开始勤奋读书,并研习琴棋书画。这样一来,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真宗。刘娥进宫,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被封为贵妃。因为赵恒的宠幸,刘娥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刘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长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给赵恒生一个孩子。然而,刘娥当时已经不会生育了,于是,她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把自己的丫环李氏送给了老公赵恒。
年轻美丽的李氏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赵恒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娥也很高兴,她设计立即把李氏生下的孩子占为己有,并严禁皇宫里的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刘娥被赵恒立为皇后,史称刘皇后赵恒死后,刘娥垂帘听政。
刘娥把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的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反映出古代皇宫里以孩子为砝码来争夺皇帝宠爱的真实内幕。
四、宋真宗赵恒的个人作品。
1: 赵恒好文学,也是一名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
1《励学篇》
2《赐古藏用》
3《西江月》
4《北征回銮诗》
5《赐陈尧叟谢病归济源》
6《赐道人郑隐归山》
7《赐丁谓》
8《赐杨亿判秘监》
9《观龙歌》
10《游裴公亭》
赐古藏用
海霞照灼散青烟,历历星榆在晓天。
松韵寒烟绝世态,鹤翔高顶应呜弦。
观龙歌
宋真宗.赵恒。
四灵之长惟虬龙,虬龙变化故难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灵物潜形在此中。
池内仙人驯扰得,至今隐现谁能测。
乘云蠢动独标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常人竞取暂从心,才出山楹兮无处寻。
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献明庭兮陈上瑞。
初献一龙朝魏阙,偶挹二龙离洞穴。
人心龙心若符契,一人一住何神异。
我睹真龙幸不惊,至诚祝龙龙好听。
但祈风雨年年顺,庶使仓箱处处盈。
励学篇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2:赵恒经典名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株栗,书中车马多如簇。出自《励学篇》
3. 宋真宗赵恒的书法。
赵恒的楷书清新、俊逸、自然。运笔平正,点画厚重,遒劲而不失清秀。用笔劲挺无狂野态,很富书卷气,形意兼得,儒风雅韵,尽脱凡俗。
他的楷书结构紧凑,端庄谨严,有一派雍容的皇家气象。
岳麓书院的匾据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上一篇:小编收集很多的u爱情u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