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一口吸尽西江水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12

《禅宗公案 · 一口吸尽西江水》

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意作么生?

宋 ·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 居士庞蕴》

一口吸尽西江水这则公案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居士庞蕴》中马祖道一和庞蕴的禅机对语。

马祖禅师法号道一(709年-788年)俗姓马,故世称马祖,什邡(今属)人。他从南岳怀让禅师处得法后,往江西聚徒说法,创建禅寺,法席隆盛。禅宗六祖慧能的后世,以马祖道一的门叶最为繁荣,禅宗至此而大盛。马祖圆寂后,唐宪宗追加谥号大寂。

唐贞元初年(785年左右)庞蕴谒见石头禅师,问他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石头见问赶忙用手遮掩住庞蕴的嘴巴。

庞蕴见状仿佛豁然省悟。但他并不尽信石头的回答,后来参见马祖禅师时,又: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庞蕴听罢,顿时领会了其中禅旨。

人世间是一个相对的世界,天地、阴阳、是非、善恶、利害、得失、大小、长短等等,都是相对的事物。禅宗认为,如果只知道相对的世界,就会为一点小事而喜而忧,就会烦恼不断。庞蕴的问题意思是说:惟一绝对的境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马祖的回答意思是说将西江水这个包孕了人世间一切相对之物一口吞掉,超越利害、得失、大小、是非这一相对世界,就会领悟那绝对的世界,也即禅宗所讲的驾驭在一切相对事物之上的无的境界。

马祖说的一口吸尽西江水在现实意义上是不能解释的,但禅宗却有其表现形式,即喝尽一碗茶。

不与万法为侣,即不在万法变化之中,惟自性能生万法,能不与万法为侣,即是见性成佛的人。平常人自然不能一口吸尽西江水。见性成佛,与虚空合一,当能一口吸尽西江水,至此境界,已顿悟无余,不待言语解说了。

后人颂此公案的诗颇多,特撷举数首,以见不同的禅境:

一口吸尽西江水。

洛阳牡丹吐新蕊。

簸土扬尘无处寻。

抬眸撞着自家底。

五祖演。

一口吸尽西江水。

鹧鸪啼在深花里。

自有知音笑点头。

由来不入聋人耳。

宝峰照禅师。

一口吸尽西江水。

涓滴不留洪浪起。

驹儿自是不寻常。

嘶风弄影斜阳里。

白杨顺禅师。

一口吸尽西江水。

碓觜生花犹未已。

叶叶枝枝垂雨露。

须弥藏在针锋里。

大禅明禅师。

四首诗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

五祖演从公案认识到禅理如洛阳牡丹新吐蕊,到处寻找它的真意找不到猛然发现它就在自己的家里。

宝峰照禅师则用深花里的鹧鸪鸟啼声为比喻,说明只有知音者,才能感悟其中的奥妙,对耳聋的人不起作用。

白杨顺则以马驹在斜阳里嘶风弄影为比喻,说明公案的非凡气势。

大禅明禅师以石头生花为比喻,说明公案奇特得像弥山藏在针锋里,但却能给后人带来风露恩泽。四个人对公案的认识和理解,显然带有各自鲜明的独创性。

庞居士在马祖一口吸尽西江水的开示下,彻底开悟,但以后的禅人,研究者多,领悟者少,迷则滞凡,悟则成圣,这则案,充分显示了禅的神秘性。

关节肿大能吃藤黄健骨丸吗
怀化治疗白癜风费用
婴儿消化不良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