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岁月援越抗美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15

难忘的军旅岁月_援越抗美

中国志愿工程部队

一支队五大队四十二分队

刘家寿卫生员

动图

动图

动图

动图

难忘的援越抗美岁月

50多年前的那场援越抗美战争,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再次走出国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争,使许多与国共成长的青年人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让许多青年人在战火中锻炼成长,本参加了这场战争。列宁说:“忘记了过去等于背叛”就在1968年3月入伍的铁13师63团(一支队五大队)共计不下千人,现大多已经步入花甲,许多人跟我一样,总喜欢讲讲那过去事,作者旨简介参加援越抗美岁月里事情。

一、援越抗美战争

1964年8月,美国制造了所谓的〝北部湾事件〞侵越战争逐步升级,开始对越南北方重点设施进行轰炸. 根据中越有关协议,1965年5月至1973年8月,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部队及海军扫雷工作队,在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国防工程建设和扫雷任务.在这八年里,中国先后派出的有23个支队(师)95个大队(团)另83个小队(营)援越总兵力达32万余人。

1965年,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军委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的有关协定,组建了工程部队,入越执行铁路保障任务,第一支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河内至老街、河内至友谊关、东英至太原原有铁路的抢修和克夫至太原铁路的改建任务,里程总长554公里,占当时越南北方铁路总里程的56.7%在越期间,战友们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受到的通令嘉奖。七八月份的越南,骄阳似火,气候炎热,施工环境十分艰苦,然而最难最艰苦的还是反轰炸抢修。从1965年7月至1968年3月,美机对越南北方铁路运输线的轰炸分三个阶段:间歇轰炸、持续轰炸和轮番轰炸,两年零8个月共出动飞机2.35万架次,投掷各种炸弹28.8万多枚,总重量3万吨,铁路总长180.6公里、桥梁181座次、车站579站次。这样的狂轰滥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这种情况,一支队针锋相对地进行周密部署:在敌机轰炸的第一、二阶段,以铁路抢建为主,随炸随修;敌机轮番轰炸时,转入全面的反轰炸抢修,重点地区重点把守。当越南北方交通咽喉—全长1681米的河内龙边特大桥遭美机严重后,一位外国专家曾预言3个月也修不好。但郭延林政委和支队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大力加强宣传鼓动工作,切实做好后勤保障;担负大桥抢修的10团1营、6团1营密切配合,不顾毒蛇、蚂蟥叮咬,冒着敌机的轰炸、袭扰,经18昼夜的轮班顽强战斗,这座桥比原计划提前22天修复,当天就有24对列车通过。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一支队抢建新线和改造旧线共479.5公里,其中隧道14座、桥梁30座。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打击敌机,共击落敌机119架,击伤135架,俘获敌飞行员8名,有力地配合了铁路抢修施工。

毛湖淌乘汽车到宜都市报到,发军被、绿军装,姨父还手把手的教我大背包呢,次日姨父把我在卫校的行旅包带回家,我才穿上绿军装就出征了。到部队服役了四十多年, 我但今天最难忘的历程,还是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近一年.在那战火纷飞的里锤炼我入了党,为日后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回国后部队推荐上了军医大学,成长为一名部队医疗战线的副主任医师。

三、走过友谊关 参加援越抗美

1968年5月,我们在桂林步校结束了新兵训练和援越抗美入越教育,乘坐军列向南开去. 所谓军列,也就是运兵的闷罐车.我们已是第二次坐这种车了,第一次是两个多月前入伍从宜都坐驳壳船,到岳阳换乘火车到桂林,就是这种车,闷罐车条件很差,车箱里铺张草席,点一盏马灯,放一只木桶用作方便就行了,好在我们打开背包就可睡觉,多好的卧铺啊!

列车到宁明后,我们都下了车,当时宁明是援越休整基地,我们在这里休整一天,脱下了没穿多久的草绿色军装,因中国未对美国公开宣战,入越部队不得对外公开身分换上了非军非民的,三个兜的灰色学生装,头带凉盔帽,倒觉得还挺新鲜.第二天早上,按各人所属的单位,分乘解放牌大卡车,继续向南开去.中午在凭祥军供站吃了入越前的最后一餐饭后,汽车继续向友谊关方向开去,路况十分不好,尘土飞扬,汽车开得很慢,下午三点多钟才到达友谊关前.

友谊关是中越边境上最大最重要的关防,它位于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两边高山矗立,形势险峻,卡在峡谷通道上.它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高22米,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元帅亲笔题书的.友谊关历史上曾叫镇南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关之一,解放后,为彰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关名改为〝友谊关〞

四、五大队担负的使命

一支队是第一批入越部队,自65年5月至10月一支队各团分别从广西友谊关和云南河囗沿东、西线到达河内以北地区,担负东(同登至河内)西(河囗至河内)线抢修、改造,克(夫)太(原)线修建、西线抢修等任务.

五、团高射机枪绩

团机关与营部都配属有高射机枪连,装备12.7毫米单管高射机枪9挺.各团、营都有标图班,主要接收广州、河内远程雷达讯息,对敌机飞临部队上空情况完成图上作业并适时发出预警.

单兵装备有:56式班用轻机枪一挺,一名射手、一名副射手;正副班长及连部工勤战士每人配仿43卡宾式冲锋枪,其余战士每人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连排每人一支54式手枪.轻机、步枪子弹通用(7.62×39)冲锋枪、手枪子弹通用(7.62×25).丨

针对敌机的频繁轰炸和特殊的战争环境,部队认真贯彻”疏散、隐蔽、伪装”的防护原则,连队以班排为单位分散驻扎在不同的村庄.在朗党乡驻防时,我所在的一排就远离连部三里多路.战争会使人们变得聪明,在方便生话的前提下,驻地、车辆、器材适当分散,插上树枝,披上草网,当时的口号有〝驻地上面不露房盖,路上行人不见墙壁,做饭不冒烟,点灯不见亮,晒物不见物〞.在驻地、防区,依椐地形地貌,构筑防空工事.防空工事有两个进出口,而且必须设拐弯,人员防空要求做到〝防空必进洞,进洞必拐弯〞进了防空洞,一般还是安全的.工事防护强度很大,即使敌人火箭命中,工事内人员、器材也不会受损. 击落美国飞机3架半,多次获得越南奖赏…..。每一位将士获的越南主席勋章一枚.是对我军将士的援越抗美战斗的肯定。

六、越南政府为中国将士颁发援越抗美的徽章证书

1967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越南的天空,阳光明媚,和风拂煦,值班排长王俊才的哨音响起,全体集合。全士唰地一下站得整整齐齐。

连长、搬着一个漂亮的纸箱,和容可拘地站在战士面前。第一句话就是:告诉同志们一件喜事,越南政府为感谢中人在抗击美国侵略者和拯救越南人民所作的无私奉献,今天,为我们颁发‘援越抗美的徽章、证书’同志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李祥荣同志还为大家讲解了徽章、证书及其意义。他说:两枚徽章,都有越南国旗和用越文铸造的‘越南民主国’字样,一枚徽章中间是两只紧紧相握的大手及带刺刀的步枪。它象征着中越两党、两民团结、战斗牢不可破、永不分离。徽章图案,简洁明快,少有渲染和张扬气氛,但意义深远。

证书为正方形铜版纸制作。四周和四角均为古朴典雅而精致的花纹装饰,顶上正中是越南国徽,中间是证书的越南正文,翻译成中文是:“越南民主国独立、自由、幸福。越南民主国授予××同志团结战胜美帝,以铭记在越南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团结战斗友谊。”右下方是“越南民主国(印)”越南民主国范文同(签名)

徽章、证书饱含了中越两党、两民是“同志加兄弟”的血肉深情,浓缩了援越抗美将士英勇奋战、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也给援越的中国将士记下了闪光的一笔。

战友们双手捧着徽章、证书,都激动不已,感慨万分,有的热泪盈眶。他们领悟到,在援越抗美的日日夜夜里,血与火、苦与累、生与死的战斗,就牢牢的凝聚在这徽章、证书里。这一宏伟战斗业绩和谱写的团结战斗友谊,将永远载入中越两国历史,它将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七、前线连队生活有趣事

1、用敌机附油箱烧洗澡水: 我所在的一排用芦席围了个露天澡堂,烧水锅就是美机扔下来的附油箱.班长告诉我说,我们连各排都有这样的一个洗澡堂.

2、餐具集中消毒: 越南气温高,各种传染病容易流行,为预防传染病,各班备有一个餐具盒,用餐过后将餐具放在盒子里,由值日战士送伙房集中用蒸汽消毒.

4、主副食品:广大援越抗美指战员除喝的水是越南的以外,主副食品全部由国内供应.当时国内正值〝,国内也很困难,但基本还是保证了供应.供应的有猪肉、牛肉罐头,听装脱水菜(鸡毛菜)牲猪等.在越南,最大困难是难于吃上新鲜蔬菜,许多战士患上夜盲症、皮肤病等,得脚气病的就太普遍了.连队也想方设法改善伙食,自己磨豆腐、生豆芽等.偶尔越南群众也送一些空心菜给我们(按价付款)毕竟他们也困难,男人都打仗去了,留下的也就老人、妇女和儿童,有地也无人种啊!

5、站哨穿深统胶靴: 越南毒蛇特别多,朗党乡是平原地区,村庄里都是一簇簇的毛竹,帐蓬搭在毛竹下,毛竹上尽是竹叶蛇,不大,但很毒,绿色的,让人很难看清.入越初期,经常有蛇钻到被子里、蚊帐上、鞋子里 ,不时有战士被蛇咬伤.以后才采取防护措施,帐蓬边用土轧紧、喷药,防止毒蛇进入帐篷.哨兵必须穿上深统胶鞋,以防被蛇咬伤.驻防同模时,这里是山区,有一种山老鼠,有两三斤重,咬人,养的待宰的猪常被它啃的大洞小洞.有时还跑到床上啃人的耳朵.

6、灯火管制: 晚上,一般没有多少光亮,外面所见到的只有高炮部队无数的探照灯的光柱.在驻地室外,不允许有光亮.有时连队晚上集中学习,马灯外面还必须用纸壳蔽挡,就留那么一线光.这就是要求的〝点灯不见光〞

7、阵地转移一事:我们高射机枪连,经常连队要阵地大转移,也就是高射抢在阵地上只要向敌机开火后或久住月余时间,均会暴露我阵地,就有可能被动挨打,要及时搬迁新的阵地。有一天在一个下午对敌机开火后,刚转移到新的阵地,结果敌机又飞入我阵地火力网,有的还没来及架设机枪,我们就又对敌机进行射击,连首长要求马上转移,可是一些战友不愿意转移,听指挥的行动的快,刚下阵地,敌机杀一个回马枪,那些犹豫的战士还没撤出阵地,就被敌机投弹挨炸了,给战友带来损伤,从那以后连队指示阵地转移二话不说,乖乖的撤出阵地。

8、吃菠萝蜜. 一次,村里一位老太婆给连部送来一筐很奇怪的东西,连长说是菠萝蜜(榴莲)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福建老兵说,这菠萝蜜闻起来很臭,要捏着鼻子吃.真是的,劈开时还真有一股桶子粪的气味,果肉吃起来还是蛮甜的.

9、 打穿山甲.有一个夜晚,五班战友董昌贵在阵地上站岗,老是看见机枪窝下方草动,且有动静,好像是有人,吓得够呛,还以为有特务偷袭阵地呢,好不容易等到天亮, 走进一看是一只奇怪的动物在爬,用手电筒一照,它就往土里钻,有人说是穿山甲,我捡起一块石头就朝它砸去.(那时也没有动物保护意识)结果是拿回伙房加工,改善伙食了.卫生员(安徽的、姓孙)说皮可做药,鳞甲可以刮痱子,被他拿去了.另外,我们有时也摘一些野辣椒解馋,但满地的菠萝、香蕉从来没有人去碰一下、去吃一个.因为军人时刻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啊!.

10、去烈士陵园扫墓. 〝8·1〞时我曾去陶美陵园(北江省安世县布下).扫过墓.那里安葬了217位烈士,大多数是我们一支队牺牲的战友,我们一同当兵的李作金(长阳)烈士就安葬在那里.在援越抗美战争中, 中国援越部队有4200余名指战员负伤,1070余名牺牲并安葬在越南的土地上.越南共有40处中国烈土陵园.我所在的一支队有297人牺牲,1834人负伤.

12、军欢会:

通信员、卫生员、报务员、观察员、文书等组成了连队思想宣传队,通过快板,小品,表演唱、舞蹈,民乐演奏等多种形式,过节及重大活动,宣传思想,活跃连队文化生活,鼓舞斗志,提高部队士气,取得重要作用。我们还同越南驻地人民同等登台演出节目……..。

13、学习越文

写汉字跟越南群众交流. 我们跟越南群众交流,语言是最大障碍,营部才配有一名翻译(实际也就是从广西边境一带请来的农民).连队没有配,但越南有许多华侨,有时也找他们当翻译,称为〝土翻译〞.还有,年长的越南人会汉字,虽然读音不同,但意思相近,我们常用这种书写汉字的方法同群众交流.我们驻朗党乡时,连部对面就有个70来岁的孤老头,会汉字,我们每天都送饭给他吃,关系处理不错,记得有一次,一名安徽籍司机在路上,把一名越南女学生撞了,我们连队卫生员给她包扎后,想了解她是到越南医院,还是到中国医院治疗,我就是找的这个老头.她还幸运,出国了,被立即送到中国住院治了。

15、出国八项守则

最高指示:加强纪律性、无不胜。

一、 尊重越南人民政府,尊重越南劳动党、尊重主席、尊重越南人民,尊重越南人民军。

二、 认真为越南人民做好事。

三、 爱护越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四、 尊重越南人民风俗习惯和信仰,敬老爱幼,不调戏妇女。

五、 不得议论越方内部事务。

六、 同越方协商问题需经团以上政治机关指定有关部门和代表统一办理。

七、 虚心向越南人民和越南人民军学习,积极配合作战,不争俘虏,不争缴获。

八、 不携带,不私自以物易物和兑换。

1965年7月20日

八、军用代金券: 在越南不能使用,指战员使用的是〝军用代金券〞.是65年由中国为援越人员专门发行的一套特殊货币,面值有5元、1元;5角、1角;5分、1分.即65年版〝666〞制军用代金券.同时,粮食部也发行了一套65年版〝113〞制〝就餐凭证〞面值为1餐、1天、3天,方便个别临时外出人员就餐.

1、独特。援越抗美军用代金券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国际斗争的需要而在军内发行的有特殊用途的军票。它有以下特点。其一是特殊的时代。援越抗美军用代金券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上同美进行第二次较量的历史见证物之一。美当年发动的侵越战争,实质上是想以越南为跳板,从南边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越南人民取得了统一祖国的伟大胜利,美又一次遭到了彻底失败的命运。因此,援越抗美军用代金券是中国人民援助越南人民的无私记录,是中越人民共同打败美国侵略者的胜利记录。其二,特殊的流通范围。军用代金券只在参加援越抗美的中国志愿工程队(铁道兵、工程兵)和高炮部队内部使用。高峰时,参战部队达到32.3万多人。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抽出了30万亩农田种植蔬菜,以解决参战部队的吃菜问题。部队使用军用代金券,只限于在团部军人服务社和连队的代销点买东西,所买主要是牙膏、肥皂等日用品。其三,特殊的流通环境。军用代金券是战时军票,只限于越南使用,使用对象是中人。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环境,就立刻失去了其价值。其四,特定的流通时间。军用代金券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内部发行的,只存在于援越抗美期间。本人作为越战的亲历者,曾使用这种军票长达五年之久,直到1970年部队撤出越南。其五、在流通中,与第三版等值交换或使用。

2、稀少。一是发行量少。军用代金券是军内少数部队局部使用的军票。按照当时的津贴费标准及参战部队推算,总发行量应在1~1.5亿元之间。二是流通时间短。从1965年入越至1970年回国,军用代金券的使用周期只有5年多时间,同第三版相比,时间要短得多。三是强制回收。1970年部队回国时,作为一条严格的军纪,要求每人一分不留地将军用代金券兑换民币。而且那时候津贴费标准很低,生活也不富裕,私人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极小。但是,在援越抗美的后期,即从1968年开始,部队开放部份老兵探亲,这些人到了广西凭祥,要把所带的军用代金券换民币。在这些人身上,携带少量军用代金券到内地是可能的,但数量绝不可能太多。

3、珍贵。军用代金券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是中国人民援越抗美的重要物证之一。美国在越战中损失了3000多架飞机,其中一半是中人揍下来的。我们团的主要任务是修铁路,但也打下了美国飞机,还活捉过两名美国飞行员。另一方面,由于军用代金券存世极为稀少,好品相的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价位已是居高不下。特别是壹圆券和伍元券。对于钱币收藏家们尤其是纸币收藏家们,军用代金券更是不可或缺的珍稀收藏品种。

九、英雄的防空高炮部队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自65年8月至69年3月,中国高炮部队前后分9批入越轮战.援越高炮部队,连同配属援越工程支队的高炮部队,共有16个支队辖63个团及50个队属高炮独立营及防空高炮连,共计达15万余人.

首批入越的是65年7月61支队从老街入越,沿西线布防,重点是安沛.65年8月63支队从友谊关入越(这里有好多宜都籍战友啊!609团的)沿北线布防,重点是克夫、宋化、同模.

在当时,85毫米、37毫米高射炮和14.5毫米四联高射机枪,甚至12.7毫米单管高机,是三、四十年代的防空武器,夜间还要靠探照灯完成射击,只有少数团队装备有100、57毫米可以用炮描雷达带动的较先进高射炮.由于武器性能有限,面对百十架大机群,只能全团集中火力先打一架.英雄的高炮部队非常勇敢顽强,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66年2月出国的67支队曾受到的通令嘉奖.

在越南,高炮部队非常辛苦,阵地设在高山上,经常转移阵地、伪装阵地,面对敌机一日高达十几次的侵袭,指战员日夜坚守阵地.面对40℃的高温和山沟流淌的清泉,指战员洗个凉水澡都变成了难于实现的奢望.对比他们,我们住在山下,算幸福多了.在同模,我们连二排驻地背后山上就有一个高炮连队,副是湖北公安县的,他们每天轮流派人下山挑水,我们连队还经常组织为他们送水活动,都是中人,同在异国他乡,亲人啊!亲人!

十、战火中连队卫生员天使

1、火线锤炼卫生兵

我在越南战火时,是在一支队五大队63团高射机枪连,装备12.7毫米单管高射机枪9挺,因为我是卫生学校学生参军,未经部队卫生员训练,我直接分配到连队做卫生员工作,美国和越南正在巴黎和谈停战谈判,但美国的飞机对越南北方每天数次侦察,我们也就数次阵地进入临战状态,天天如,我背着十字药箱及急救囊做好抢救准备,我们连队曾在援越抗美是击落美战机5架,且在68年11月美侦察机又一浸入我连阵地,我连奋起向美军来犯飞机猛烈开火,可惜美机飞的抬高,我连高射机枪没击落。越南炎热的夏天温度都高达50度,恶劣环境下战友们患皮肤病多,南方蚊虫较多叮咬,皮肤过敏,湿疹皮炎等,还有炎,疟疾,痢疾等传染病,战士们在战争的紧张环境中,老兵多数有失眠、头疼,神经衰弱疾病,我每天要早中晚进行巡视,及时发现疾病治疗。注重抓预防工作,定期发放各种口服及疫苗等预防药物,每天坚持各班排的卫生及碗筷消毒,喷杀消毒垃圾及厕所;抓厨房采购、加工、卫生等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降低了疾病发病率,确保部队指战员身心健康,提高战斗力,同时也为驻地越南人民治病数百人,得到越南人民的称赞。我连队住山区深林之中,远离卫生队,我还是未毕业的卫生学校的学生,医学知识更匮乏,更谈不上临床经验,独立担任该连队的全体官兵的预防和医疗工作,积极克服亚热带战争的恶劣环境,战胜了疟疾、痢疾,皮肤病等疾病,为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取得重要保障,出色完成了连队防治任务,美国飞机每天数次侵入我阵地,我连进行英勇开火,经过了实战和生死考验,还为越南人民治疗疾病300多人次,受到部队首长和越南人民的称赞,同年十月入党,在为连队防病治病做出一定成绩,入伍同年十月的加入,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次年的3月转正为正式党员,被评为五好战士。

被评为五好战士。

2、为越南人民医疗服务

我连卫生员,部队出国援越时,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和越南人民的接触也就非常频繁,因而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由于我们不懂越南语言,上级给每个连队都安排了一个翻译。我连的翻译姓小陈,他只有16岁,每当我们有事和当地联系,都由他进行语言沟通。有一次,一位越南老大爷的头摔破了,血流满面,当地却又没有医生为他止血包扎,老大爷的家人非常着急。小陈见到这种情况后说:“不要慌,我们连队有卫生员,我去给你们找来。”我和小陈来到这位老太爷的家里,我细心地为他清洗伤口,缝合了裂开的口子,又打了消炎针,以后又连续给他换了几次药。老大爷的伤很快就好了,他们一家人非常感激,逢人就竖起大拇指说:“中人真好!小王的医术不错,治疗也很负责。”这样一来,驻地附近的老百姓一有病,就常到连队请我去为他们治疗。有时,还为越南的少数民族看病。

1966年11月的一天,驻地一位约40多岁的土家族大娘来找我看病。我听不懂她的语言,就问小陈。小陈翻译说:“她说的是土家族语,我也听不明白。”我很着急,束手无策。这时大娘出去找了一个10多岁的孩子。那个孩子,既懂越南京族语(越南国语)又懂土家族语。通过他把那位大话译成京族语给小陈,小陈才告诉我:他家有个阿婆有病,要请我去看。我问她是什么病,他们翻译过来,说是肚子疼,很利害。我马上背上药包,随着这位大娘七弯八拐,来到山里。山上全被森林覆盖,郁郁葱葱,一片美丽景象。因为战乱,他们有家不能归,全家人在这山脚下,用树枝搭了一个小屋安身。我们进了小屋,看见一个年迈的老婆婆,卷缩着身子趴在铺上,一副痛苦的样子。我问了病情,经过仔细检查,初步断定为胆结石。我告诉他们:“这病要想根治,必须动手术,但目前没有条件,只有暂时止痛消炎抗感染。”翻译对她们讲了,她们同意我的处理意见。处理完以后,附近又有几位越南朋友接我去看病。我一一看完之后,才和小陈归队。阿婆的病慢慢地好了,并能下地做事了,其他病都好了。隔了几天都来看望我们。老阿婆和其他朋友还给连队捎来山果和木薯,表示谢意。

我觉得越南人民很真诚,很友好。我每次为他们看完病,总有依依难舍、不忍离去之感。还有一次,我到一位越南朋友家给一个小孩看病,这个孩子高烧达40℃,呼吸困难,通过我的认真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我抓紧分秒,对其采取补液、抗炎、物理降温等措施进行处理。经过一整天的紧急治疗,那个小孩的病好多了。那位中年人叫刘勇杰,临走时,他抓住我的手说:医生同志,谢谢你治好了我孩子的病,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中国同志,不管我们越南的部分领导人如何说,我们越南人民永远相信中国人民是友好的。越南人民感谢你们,我们全家感谢你们,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我也激动地对他说:中国与越南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是同志加兄弟。外长说‘越南是前方,中国是后方,前方掩护后方,后方支援前方’我们支援你们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爱越南,也爱越南人民。不管越南当局少数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如何,中国人民永远是越南人民的好朋友。

十一、越南民风一瞥

平时虽说不能与越南百姓来往,但我们驻地附近就是他们的村寨,他们的活动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时间一长,我们对越南民间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

1、 神树神山

越南的百姓都很迷信,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可见到土地庙、关公庙、姜子牙庙,山区则有神树、神山。凡是有点迷信色彩的东西,在当地百姓心中都特别神圣,因此,解放军三总部制定的《印度地区群众纪律注意事项》第三条和第四条就规定:“神台”“贡台”别乱动,和尚、尼姑别嘲笑;平时不要进“龙山”“神树”“鬼树”莫乱砍。

“神树”并非稀有树种,它和普通的树没有什么两样,只是长得高大一些,当地人就称它为“神树”我们驻地附近有一棵红木树,被老百姓奉为“神树”每到礼拜就有人来烧香,烧纸,敬神,闹腾好半天。后来这棵树在一个雷雨天被炸雷拦腰劈断,当地也没发生什么灾难;我们把它的树枝拿来做烧柴,也没人出来阻拦。

如果山上建有庙宇,庙里供几个并不精致的泥人,那么这座山就成了“神山”有一次,我们搞实弹射击,为了安全,必须到山里进行,而这座山刚好是神山,首长和乡公所联系,他们二话没说就同意了。神山里枪声“叭叭叭”响成一片,当地的百姓还以为有敌情呢!谁还管是不是有人擅闯了“神山”

2、黑牙女人

越南的女人都长得漂亮、性感。但有不少乡下妇女一天到晚不停地嚼着什么东西,满嘴猩红,令人恶心。当她们不嚼东西时,张开口就见满嘴的黑牙,跟神话故事里的妖怪没有两样。

原来,在占领军统治时期,越南妇女经常遭到人,她们就想尽各种办法保护自己,免遭侵害。在越南的深山老林里有一种槟榔树,结出的槟榔是红色的,味道奇特,放在嘴里反复咀嚼,但不吞下肚里。时间一长,还能成瘾,槟榔的红色汁液就把满口的白牙染成了黑色,加上女人嚼槟榔时满嘴猩红,显得肮脏、恐怖,人看了就没有了“性”趣。妇女们发现,这是个保护自己的有效办法,就到山里采摘槟榔回来嚼。后来,连一些未成年的女孩也吃这东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气。

3、赤脚大仙

越南的男人、女人很少有穿鞋袜的。由于长期赤脚走路、干活,一双双脚黑不溜秋,脚趾伸张有力,脚板宽大厚实。他们能赤着脚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如飞,被称作“赤脚大仙”

大量的村民能练成“赤脚大仙”原因有二。一是气候,越南属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不适宜穿鞋。二是因为贫穷,连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吃饱肚子已是不易,哪有钱来买衣买鞋、穿着打扮?

不过,越南的政府官员和军人倒是很少打赤脚。官员们大多穿的是中国援助的“抗战鞋”和凉鞋,军人穿的是解放鞋。除了枪炮外,越军的其他装备也是中国提供的。排、连级军官配一辆上海自行车厂生产的永久或凤凰自行车,营级军官配一辆中国援助的摩托车,团级军官配一辆吉普车。有一次出勤,碰上下大雨,我急忙跑到路边的屋檐下避雨,正好两个越军少尉军官也在这里避雨,他们挂着武装带,腰间别着手枪,脚穿解放鞋。由于语言不通,我打手势跟他们沟通,表示想看看他们的手枪。一个少尉很爽快地解下武装带,把武装带连枪一起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武装带上清楚地写着两个蓝色的汉字“武汉”手枪是中国制造的“五四”式手枪。

我曾借执行任务的机会,多次进入越南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发现他们家里一般都有“三大件”上海产的自行车、上海春雷牌收音机和瑞士手表。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有的家庭甚至连床和炊具都没有。很难想象,要是没有中国的援助,越南的军队用什么去跟打仗,那些“赤脚大仙”们怎么生活得下去?

4、站着尿尿的女人

越南的女人泼辣、大方,我们是知道的,老兵说她们都站着尿尿,我们却怎么也不相信。在越南过了几年,我们看到的事实证明,老兵们讲的是真话。

越南女人一般上穿白色紧身衬衣,下穿没有腰带的筒裤,裤脚宽达一尺,看上去像穿着宽大的裙子。她们很少穿内裤,尿尿时把一只脚提起,张开,就顺利完成了。我们有时赶路时正碰上越南女人尿尿,她们不仅不回避,反而一边操作一边对着我们笑,吓得我们飞快地跑开。

谅山市郊有一个林场、一个茶场,职工全是年轻姑娘,也都是“青年突击队”的成员。我们下班后,浑身脏兮兮的,就在林场附近的山沟里取水洗澡。这里十分僻静,少有人来,我们脱得光溜溜的,正尽兴搓洗,突然半山腰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林场的姑娘在偷看我们洗澡,吓得我们提起裤头就跑。以后洗澡就安排专人放哨,她们还是躲在树林里偷窥,有时她们定时来偷窥我们更换衣服,有的女定时来和你同浴,我们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天然“澡堂”

5、中越友谊停

总之,援越抗美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它的胜利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它是继抗美援朝后中队又一次与美帝侵略军的较量。是再次走出国门,打败世界头号强敌,扬我国威、军威的战争.虽然这段历史被尘封。

何宗荣排长和他的战友们

动图

刘氏家族四代有十三位军人,曾先后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军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均为国防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部份来之网络,版权所有原作者。

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
浙江治疗牛皮癣费用
江门十佳妇科医院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