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广州每年家暴投诉超500宗kisi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7-19

广州每年家暴投诉超500宗 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引各方热议

酝酿多年的 反家暴法 眼下到了征求意见阶段,但当中内容也有不少争议。日前,广州市妇联在白云区景泰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举办 家庭暴力 案件审判回放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座谈会,结合实务,法律专家、基层妇女工作者提出了一些疑问。

4日,广州市妇联主席苏佩介绍, 201 年,广州市妇联系统共接到群众家庭暴力案件投诉488宗,占全部信访量(504 宗)的9.7%,2014年上半年,全市妇联系统共接到家庭暴力案件投诉226宗,占全部信访量(1692宗)的1 .4%。 基本每年接到的家暴投诉维持在500宗左右。 目前,广州市依托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6所 广州市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 ,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提供临时庇护场所。201 ~2014年11月,共庇护妇女儿童10人 1人次。

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耀红表示,从法院的离婚案件看,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比例至少达 0%以上。依据外国经验,她推测,在 反家暴法 出台前后,相关的投诉及案件将会大幅度增加。

争议1:精神侵害能否有专门机构鉴定?

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征求意见稿 )与草案相比改动不少。 首先是对 家庭暴力 的界定。草案曾对 家庭暴力 做过细致阐述,而《征求意见稿》则简要概括为 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 。专家对这种概括性表述表示赞同,唯一的问题是 精神侵害 如何界定,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市妇联法律顾问丁亚民提出,因家暴受到身体侵害,可提供医疗鉴定结果,但精神侵害难鉴定,是否可以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由心理医生提供专业鉴定。在对 家暴 的定义问题上,专家也提出不应 矫枉过正 以致引起误解,比如被热炒的 冷暴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范丽平认为: 是否冷暴力无法界定,该词也难下定义,不可能在规范性文件中使用。 宋耀红说: 立法是抑制暴力的有效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很多人提 冷暴力 ,丈夫冷待妻子法律要不要管?亲密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强制介入而建立起来的,与此联系更紧密的应该是心理学、伦理学等,法律只是崇尚男女平等、男女相互尊重,不能用法律来要求男人必须对女人好。

争议2:提起诉讼才能申请人身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是本次立法的亮点。但多位律师均认为,申请 人身保护令 不应以诉讼为前提。 征求意见稿第27条表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赡养、抚养、收养、继承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白天睡觉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有过家暴维权经验的多位律师提出,作为配偶一方,许多家暴受害者并不希望离婚,按照意见稿,如果不离婚便不能申请 保护令 。另外,如受害者是老人及未成年子女,他们并无能力也无意愿去起诉赡养或抚养的问题。

争议 :撤销监护权后未成年人由谁监护?

征求意见稿第25条表明,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的,可以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但有律师认为,对于如何另行指定监护人,法律仍不明确。

对于撤销监护人资格这一问题,我们本来寄予很高期望,现在看来还是过于宽泛。比如,撤销监护人资格后,谁可以申请,又有哪些人可以成为指定监护人,都没有说明。这种涉及最根本的权利、义务的问题,不能过多寄希望于司法解释。 丁亚民指出。

新突破:

公安书面告诫

助受害者举证

法律专家、基层法官、妇联维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班没有上权律师均认为,征求意见稿中的第15、16和19条,是突破与亮点。当中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立即出警,并使用录音、录像、摄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并制作书面记录。

丁亚民指出,以往的诉讼案件中,很多家庭暴力不能获得法院认定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证据。受害人起诉时,身体伤害已消失,或最后一次伤害还达不到刑事犯罪程度。之前屡次、反复的家庭暴力的伤害,受害人无法提供证据。在单方主张、另一方极力否认的情况下,作为法官不能依据一方表述就认可。此外,受害人遭遇家暴报案后,公安机关大部分情况下只给予报案人立案回执,不会做书面记录。如果法律明确公安机关应以录音录像等方式将证据固定,并作书面记录,既明确了公安机关的义务,也解决了家暴中举证难的问题。

市公安局法制处副处长张静认为,书面告诫是突破性亮点, 公安机关接警后,在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犯罪的情况下,多了一个手段和途径处理此类问题。 (罗桦琳 通讯员穗妇宣)

早期灰指甲用亮甲能好吗
怎么预防被家人传染灰指甲
怎么预防灰指甲
早期灰指甲用亮甲能好吗
怎么预防被家人传染灰指甲
怎么预防灰指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