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教育之浅见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05
“上来和我玩吧。”
这是邻家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在二楼阳台向楼下两个小孩央求。
都说独生子女是小皇帝,这意味着霸道和孤独。他们怎样学习交往的确令人堪忧,将来如何融入社会,成为家长们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话语简短实在。教育首先是关爱,但是单向的关爱而不求回报就变成了溺爱。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华民族道德当中的孝道是有积极意义的。关爱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感受关爱的同时懂得关爱周围的人,并把这种博爱传递给后人。
有了关爱这个交往的必备条件,如何教育孩子去做呢?除了言传还需身教,这就是为孩子树立榜样。成人在做,孩子在看,一言一行,不可小觑。周围的成人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对于孩子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我们去看望父母时,送去礼物。跟去的几岁的孩子也学着样子把手里的一根香蕉送给老人,我们不要认为这微不足道,这是优秀品质的萌芽。一定要收下他的礼物并郑重其事地表示感谢,还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孝行。
交往教育要从小开始,要考虑孩子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幼年时从友好和分享开始,再大一些,可以逐渐教导如何助人。助人要先通过家长来进行,但不是完全包办。可以启发孩子提出方案,然后为孩子帮助别人提供条件,还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是量力而行。小学五、六年级是孩子社会意识的萌发期,到了初中一、二年级,直至高中,同学之间的交往成为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课堂。依我浅见,在交往的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人不能选择家庭,但是可以选择朋友,即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家小女两次与密友绝交,一次是因为对方过于依赖,同时支配欲比较强。另一次是对方把朋友当做“私产”,同时又不懂得爱护朋友关系。所以委曲求全需要把握一个底线才是交友之道。
二、参与。对于内向的孩子要教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同龄孩子的圈子当中,认同别人的个性并展示自己的优点。这里仍然要把握一个度,认同别人不能过于委曲求全,展示自己不要妄逞英雄。小女有个男同学曾吃风油精、滴露(洗手液)来引人注目,实在是旁门左道,家长必须注意纠正。
三、宽容。朋友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或者对方的追求不同(比如自己努力学习而对方一心只想将来接替父母干个体户)并不妨碍做朋友,只要双方坦诚相待,相处和谐,不嘲讽对方的兴趣,不干涉对方的追求,有何不可。
四、自嘲。做了糗事,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甚至伤害了朋友,首先要认错道歉。其次,对朋友的嘲笑应该理解,谁让自己错了呢?就当幽他们一默吧。解决尴尬的办法之一就是自嘲,我自己都嘲笑自己了,你还能把我怎样?但是必须告诫自己不可再犯同样错误。
五、批评。往往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很难,需要知心朋友善意指出。所以没有好朋友的人不容易知道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朋友交往是为了轻松,因为轻松状态下可以摘下面具,于是暴露缺点,因此指出朋友的缺点也应该以和善的态度,以对方能够轻松接受为目的。
六、不从众。孩子经常接触的都是周围的未成年人,说话都可以不必承担法律的,更别提有多少阅历、经验了,大家谁又能比谁高明多少?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人,何苦要不计对错,浪费精力,甚至要委屈自己去与他们“合群”呢?
七、懂得付出。付出不一定是金钱或劳累,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动作,一句问候、鼓励,两只认真倾听的耳朵,一双可以倚靠的臂膀。但是付出的回报却是双方都快乐。付出的原则一是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帮助,二是要照顾到对方的尊严。三是真诚和尽力就好。
八、异 往。人是社会动物,异 往不可回避。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较多关注和好奇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不能隔断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渠道,交谈是直接了解孩子思想的方式,这就需要与孩子平等交友,在倾听和聊天中渗入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最忌讳的是有点风吹草动就急于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最起码也应该弄清真实情况再考虑对策。要明白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壁垒简直是祸端。
最后,有几个小故事或许在教育孩子交往时有所启发。
第一个故事。有个年轻的父亲,儿子刚会跑时,他一家三口住在十多平方米的房内,冬季房子当中有煤炉,怎样让不懂事的孩子知道危险呢?父亲趁孩子妈不在家,生火点炉子,在炉壁有点热还不至于烫伤时,拉着孩子的手放在炉壁上,如此反复几次,吓得孩子躲到角落。从此,孩子直到长大,在房内跑来跑去,都会自觉绕开火炉。这说明教育和成长需要一定程度的体验和挫折。
第二个故事。美国前总统林肯成为总统前,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位女士对他说:“先生你长得太丑了。”林肯笑着回答:“这不是我能够解决的。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您至少应该待在家里。”林肯在之后的演讲中经常提到这件事,他说:“美国就是我的家,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亲人之间的关爱胜过关注长相。请你们把眼光多放在我对这个国家的服务上。”他赢得了热烈掌声以及后来的总统职位。他将自己不能补救的糗事转化成了帮助自己竞选的话题。
第三个故事。一个牧师正在家里构思将要做的布道话题,他那十岁的儿子却闹着要陪他玩。牧师不胜其烦,拿起一张彩色的世界地图,撕碎交给孩子说:“你把这个拼接成原样,我奖励你5分钱。”结果,孩子10分钟就拼好了。牧师奇怪他怎样做到,孩子说:“地图的背面是一幅人物图片,只要人物拼对了,世界地图就是对的。”牧师恍然大悟:“我知道我的布道话题了:只要你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就是正确的。”这提示了一个道理,你确定自己是正确的,你就应该坚持,不必从众,不要去迎合众人不正确的言行。
共 222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者在文中所举的实例告诉我们:孩子内心渴望交流,渴望有人共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与亲人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因此,要做好榜样。篇章中作者有关对孩子教育应注意的八个问题,以及三个精彩有寓意的小故事,均对主题起到了深刻渲染作用,读后受益匪浅,值得一读的佳作!推荐共赏!【:阳媚】【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20:5 :10 有关教育的话题看过很多,作者这篇有关孩子交往的文字,挖掘了孩子教育的内涵,作者的几个注意事项对有孩子的家长有着很好的启迪,三个小故事对孩子的教育均有启发。好文当赞!
回复1楼文友: 08: 8:41 感谢老师推荐。文中有不少我个人教女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小儿厌食症饮食禁忌
儿童便秘腹痛吃什么药
儿童便秘是怎么回事
怎么医治骨质疏松盐酸索他洛尔片 鲁南制药
3岁宝宝口臭怎么消除
上一篇:会扯故事的艾米推出三人行
上一篇:军警日月潭记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