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散文引进CT始末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16

如今到医院看病,做个CT是个很随便的事情,医生做诊断也离不开CT参考,而改革之初,CT却十分神秘。

八零年上班做医生尚不知CT为何物?只是在国外医学杂志上,看到有这么个叫“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仪器,英文缩写为“CT”,至于有什么作用则不甚了了。

好像是八二年前后,医院有老医生去日本考察,回来做学术报告,讲的就是他所看见的CT,忘不掉那学术报告的场面,在医院的小会议室里,人满为患,正值暑夏挥汗如雨,甭说空调连个电风扇都没有,但并不影响大家想了解CT的热情,讲课内容是头部断层扫描,每个层面脑袋的结构,听得大家如醉如痴,心中不禁感叹:人家外国真是神啦,竟可以把活人的脑袋,象切萝卜似的断开来看。我了解CT那一年,正是英国科学家汉斯非尔德,在1972年研制出人类第一台CT的十年之后。

八四年去北京宣武医院进修,才算亲眼看见了这神奇的家伙,虽然仅是个头部CT,却也大开了眼界,这东西给医生带来了极大方便,好些病一目了然,而家乡的同道们,还在黑暗中摸索呐,没有CT的脑部疾病诊断,首先是抠脚心之类的神经系统检查,再就是脑血管造影,开颅手术都称做“开颅探查”,试想脑袋这么重要的器官,是可以随便探查的吗?!但不探查又当如何?既摸不到又看不见。

进修一年带着对CT的憧憬回到鹤城。向当时的科主任史科山汇报学习情况,重点是关于CT的问题;没有CT的开颅手术,那纯粹是祸害人,老主任也有同感,但引进CT得有钱,钱从何来?也是有病乱投医,按说有困难得找政府,而医院的上级或政府就是卫生局,找局长疏通一下或许能有钱,于是决定请局长吃饭、要钱、买CT。

那时候请客还不时兴去饭店,尤其尊贵的客人都要在家里招待,主任责成我在家里准备一桌酒菜,领命之后找了一位会做菜的朋友,忙活了一天,傍晚时分科里的几位大帅,夹持着周喜才局长来了,其实也是经常见面的熟人,大家感情都很融洽,我这小大夫上不得台面,里外张罗着当服务员,可能周局长也心知肚明,只是装傻充愣,史主任几次想说明请客的目的,都被周局长挡了回去;“先吃好喝好,酒桌上不谈工作……”,他倒来了个反客为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史主任好容易抓了个空挡,把要钱买CT的事情说明白,周局长故作惊讶:“怎么不早说呢,不就是要钱买CT嘛,何必如此破费”,此刻周局长话稍一停顿,好像有重要的决定要透露给大家,在场的人都紧张地等待下文,“实话告诉你们,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大家闻言先是一楞,接着哄堂大笑,仔细琢磨局长言之有理,本来卫生局就是“清水衙门”,哪里来的好几百万闲钱买CT呢,这事我们欠考虑了,白搭了一顿酒饭,但留下了一段快乐的回忆。

事情拖延了一年多,直到1986年日本赠送了一台岛津头部CT,才算结束了鹤城没有CT的历史,这老爷机器扫一个脑袋要12分钟,慢得象老牛破车,但毕竟比没有强,要饭吃就别嫌馊,谁让咱穷呢。好像此后半年,建华厂医院引进了一台全身CT,几分钟就可以做一个扫描,而且图像清晰,另外解决了好多科室的诊断问题,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年之后第一医院又引进更先进的CT,日本岛津头部CT失去了用武之地,先是转送给梅里斯医院,后来又转回市里的五官科医院,廿多年了仍在顽强地运转着。

改革开放三十年,第一医院的CT已经换了四、五茬,由头部到全身、由普通扫描到血管成像、由日本生产到欧美制造,越换越先进,其实何止是第一医院,就是各县医院也已经换了两三茬CT了,虽然我们了解CT晚了十年,引进CT晚了五年,但我们迎头赶上去了,可以不谦虚地说,鹤城百姓享受的是国际先进的医疗条件,相当于老外水平,医疗费贵点儿,也是情有可原呀。

共 14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CT给医生带来了极大方便,好些病一目了然。文章通过引进CT的经过,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医院翻天覆地的变化。CT的引进使患者享受的是国际先进的医疗条件,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的保障。【:蓝心儿】

1楼文友: 07:14:18 文章带给人们对看病问题上的很多思考。问好作者!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中年女性骨质疏松

女人骨质疏松症状

缺钙镁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积食是什么原因造成
钙和D3什么时候吃最好
灯盏花药业选哪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