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衰老的村庄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16
秋收刚结束,严格地说,按照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颗粒归仓,寸草归场”的落幕标准,秋收还没谢幕,你看,粮食只是进了庄门,还随意堆放在墙角或半院,等晒干扬净才能进仓;麦草胡乱地堆放在麦场边,并没落成垛,草屑乱飞;土豆秧更不用说了,在田间地头发霉,不再像以前被拉到家中喂猪喂羊。土地虽然大都在割麦打场,期间遇上雨天抽空犁过,但没谁耐下性子去平整它,已经犁过的地显得高低不平,甚至连犁不到的地角都懒得去挖。秋收的收尾工作还没开展,村上的小伙子、大姑娘、青壮年都扔下老人、小孩,打起包,背起行囊外出了。
于是,在这所谓的农闲时节,村庄的主角由青壮年变成了老人。村庄自然也随着“易主”而由热闹、活跃、风光无限变成了死寂、冷清、衰老不堪。你看,别说躺在墙角眯起眼晒太阳的王家大爷,别说坐在地上呻唤头疼脑热的朱家大婶,就连刨食的鸡、睡觉的猪、看门的狗,都懒得去叫去哼,一副饱经沧桑,看破红尘的漠然视之的神情。
秋季雨多,连着下了几天,天刚放晴,散落在村庄路边、麦场、场外的麦草,早已发霉变黑,村庄到处弥漫着潮湿腐烂的气息。老人们望着这些无力拾辍的麦草,由昔日的金黄光艳、麦香四溢变为如今的样子,无奈叹息:好端端的东西也不收拾好,牲口又不吃,添炕不好好燃烧尽冒烟。那神情,仿佛哀叹金元宝变成了驴粪蛋。屋顶的秋蓬却吸足了雨水疯长,过几天晒干后成了褐色,映衬着房屋,显得破败荒凉。村外犁过的田地内却又嫩绿一片,原来割麦的时候,人们为了早点出门心急火燎割田,满地撒下的麦粒麦穗又借雨水发芽生长,简直就像是种了冬麦一样,老人们看了一阵慨叹,算计着这块地里糟蹋了几升那块地里糟蹋了几升,“粒粒皆辛苦”怎么再没人挂在嘴上呢?你再感觉可惜,也是无能为力,只好对着绿油油的麦苗发一阵空洞无力的感慨罢了。
村子内虽无昔日的活力,但冷清之中仍不乏幼稚的野性。爷爷奶奶管不住的孙儿,却像没拘束的小野兽,翻墙揭瓦,上飞下蹿。有的骑自行车兜风,胆大的推出摩托车,绝尘而去,任凭爷爷奶奶喊破嗓子气喘吁吁或是提心吊胆呼天抢地,他自我行我素潇洒走一回,逼急了还骂你老祸害还管起“小祖宗”的事来,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稍不顺心污言秽语风雨交加气你个半死。到学校闯了祸老师叫家长,你还得拄着拐杖拖着风湿关节腿掂着老脸去给老师下话!
老人主宰的村庄一下子也变老了,步履迟缓节奏放慢,就像老牛拉破车。没有了歌声笑语,没有了闲情逸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平坐在地上,忆甜思苦。这个说人老不中用,拉骡子去饮,骡子跑了不说,还被缰绳勒破手摔了一跤,腿还在疼;那个说还是早死早脱化,挑了两桶水磕磕绊绊走了半小时,到家只剩下半桶;还有的说孙子到底不是爷爷奶奶管的,今天五块明天十块地要钱,要是你给的迟了“小祖宗”扔了钱还骂你呢。有的人马上附和,说孙子难伺侯,你做了面片他要吃长面,你做了长面他要吃米饭,顿顿都嫌弃饭没味道,摔碟子掼碗。说着说着,摇头的摇头,叹气的叹气,有的人还伸手去擦眼角的浊泪,有的人抹一把泪:人老了没活头了,你看张家老汉,前两个月死了,不遭这些罪,人家咋就修了这么好的因缘?
偶有卖果子的三轮车突突突地开进村子,黑烟一冒给衰老的村子多少带来些现代的气息。车子一停吆喝几声“卖果子来”给村子平添几份生机。老人们禁不住馋嘴孙子的软磨硬拖,端上一脸盆麦子或豆子蹒跚而去,跌撞而来,放下半脸盆果子,孙子早已急不可耐擦也不擦张口大嚼,催着让孙子算帐,人家还顾不上,忐忑不安地等孙子吃得过了瘾之后才又催,赶紧算算账目投上投不上,算了半天大呼上当,追到门上卖果子的车早已烟消云散,心被揪了一般疼得咽不下果子。后悔自己人老眼花咋就没把人家的秤瞅清楚,下次一定要多操个心!
家里的机也成了“死机”。平日里儿子出门,那东西格外叫得欢,惹得心烦,有时一唱歌,媳妇一接就是一两个小时,说说笑笑,惹得老人进进出出,嘴上不敢说心里直念叼有啥说不完的,也不心疼钱。这些日子儿子媳妇都出了门,也不唱什么“秋天不回来”了,心里倒盼起它唱歌,可它就是不唱。偶而在三五十天后响起,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颤巍巍、急匆匆向屋里跑,没小心被门槛绊倒,也被正冲上来的孙子后来居上抢了过去,嘻嘻哈哈说个不停,想插嘴也插不上,急得在地上转来转去。等孙子说“再见”时赶忙送上一句“问你爸妈啥时候回来”,孙子得意洋洋眉头一扬“还早呢,还得一个多月”,老人一听心里又凉了一截,大有“苦海无边,何时到岸”之感。
就是在农忙时节,小村的夜晚也是夜半灯火,电视荧屏闪烁的光透过窗户,声音随夜风飘荡在村庄上空。这些日子,天一黑,小村就黑了,很少有灯光透出,几乎没有人打开电视看,眼花耳背,弄不清演得啥名堂,干脆关了灯早早睡,却又睡不安稳。人老了没瞌睡,只好翻来覆去,和小村的夜晚一样心事重重,不时几声狗叫,搅得村子和老人一齐失眠。
老人们就在这艰难的熬煎中守望着生活了将近一生的村庄,他们知道,自己的一切将融入这个村庄,年轻人只是村庄的过客。村庄在和自己一起变老,或许出门的人一来,自己的担子就会变轻,村庄或许会年轻一些。但他们来了,还会走,走了后自己还要守,不过自己要是走了就不会再来,村子会由谁来守呢?
冷风乍起,萧瑟之中,一双双昏花的眼睛,聚集在村口,努力睁大,向远处眺望。小村佝偻着衰老的背影,蹒跚在风中……
共 214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家庭和村庄一旦缺少了人气,会变的死气沉沉。随着物价的日益增长,贫瘠的土地已经无法养活农村人的温饱和供养孩子上学的费用,于是,村里的青壮年草草收拾完庄家便外出打工,留下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守护村庄。这篇散文作者用独特的视角,通过细微的观察将留守老人那种无助和艰难的生活,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展现了出来,老人和孙子辈之间隔代教育的缺陷,在老人和孙子之间的语言中流露了出来。村庄由于人员的流逝而变得死灰一般,只有留守老人一声声的叹息,伴着村庄一起衰老!值得沉思的一篇散文!感谢作者赐稿!【:晶莹】【江山部·精品推荐 9】
1楼文友: 12:01:2 荒漠老师的视角总是向着弱势群体,支持正义呼声!问好! ( ()
回复1楼文友: 14:46:47 感谢晶莹老师的辛勤和中肯点评。愿你在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2楼文友: 14:20:19 欣赏荒漠老师佳作, 冷风乍起,萧瑟之中,一双双昏花的眼睛,聚集在村口,努力睁大,向远处眺望。小村佝偻着衰老的背影,蹒跚在风中 ,祝老师文丰,笔顺!
回复2楼文友: 14:47:58 感谢书轩老师来访,在西风家园,和你同行!
楼文友: 14:2 :59 用细腻的笔触写尽秋收后的田野,村庄,像一幅画卷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真的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话题。问好荒漠老师,遥祝秋安 ( ()
回复 楼文友: 14:49:02 乡村也许成为我们几代人的疼痛。感谢春闺老师点评,也祝你快乐!
4楼文友: 14:56:54 秋风吹瘦了大树,秋风让田野变得一片荒凉。村民们为了生活更好一点,秋收之后有能力的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们。从文中可以体现出,现在的孩子由于娇惯,很难管教,令人担忧。品读此篇,一幅田园秋收的景象,以及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嬉戏疯跑都淋淋尽致地展现在眼前。父母在外赚钱,可是孩子们却失去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老人们得不到儿女的关爱,相反还有在风烛残年之时照料孙子们。这些实际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回复4楼文友: 20:40: 4 感谢海韵老师点评。留守问题已经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话题。
5楼文友: 18:22: 2 几多凄凉,几多无奈,农村由最初的贫穷导致青壮年外出,到尝到甜头后夫妻双双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弱孩童,村庄日益破败。一天成百的赚钱,哪里还在乎田头场边抛洒的豆麦?转来的是钱,丢失的是亲情和对下一代的。钱是买不来一切的。未来的乡村会是怎样?堪忧。
回复5楼文友: 20:42: 9 谢谢午夜老师点评。愿你在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6楼文友: 18:4 :28 我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地方,年轻人大量流失,农田里少有人劳作,村庄渐趋安静甚至衰老,这是个普遍现象。在年轻人的心中,只有城市才能实现他们的希望。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改变。就是富庶的江南农村,也宁静得使人心里不是味道。
回复6楼文友: 20:41:58 衷心感谢寒江老师来访,祝寒江老师快乐每一天!
7楼文友: 2 : 2:5 一篇沉重的文字,祝贺加精!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8楼文友: 10:15:22 面对荒寂的村庄,有多少无奈与惆怅上心头。欣赏荒漠老师佳作,祝贺加精!
9楼文友: 18:51:44 把当今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描画得淋漓尽致,拜读学习了。
10楼文友: 21:59:06 祝老师大作加精!
热淋清颗粒效果怎样
解小便有异味是什么原因
热淋清颗粒治尿路感染吗
嗳气不消化吃四磨汤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小孩晚上睡觉流鼻血
上一篇:峥嵘化纤厂的风波小说
上一篇:王朝柱辛亥百年我写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