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书香不在随笔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24

当下读闲书的人少了,读史书的人更少,至少我身边是这样。

所谓闲书是指学校教科书以外的读物,与考试无关,涉猎的范围更广。比如,小说,戏剧,传奇,童话等,不一而足,从上古的《诗经》、《资政通鉴》到后来的唐宋、诗词、《本草纲目》、《红楼梦》、《中国哲学史》、《阿Q正传》还有冯梦龙的《三言二拍》,这仅仅是国内的部分;国外的更多啦,《荷马史诗》、《汉谟拉比法典》、《契约论》、《全球通史》、《梦的解析》、《圣经》等等,书林浩瀚,博大雄厚。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书籍排列成行,便是一部人类演变的历史。

闲书比教科书的内容更丰富,所以才有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万卷书里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林林总总,眼花缭乱,这么说来书中自有黄金屋就不为过了。

读闲书的好处是让你眼界开阔,知道除了课本以外还有一片天地,大到宇宙浩渺,小到微观世界,让我们懂得太阳系、银河系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站在另一个维度,宇宙可能也是一个中子大小的微观世界,当真如此,真是不在五行中,跳出了三界外。

读闲书多了,思维也变开阔,眼光可能看的更远,懂得不一定比愚昧好,各有各的快乐。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规律,没人愿意往火坑里跳。纵观人类发展史,从食物采集到制作简单工具的旧石器,跨越到新时期时代的时候,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上天的恩赐,他们开始了新一轮变革,世界上开始出现畜养和农耕。

工业革命是一个分水岭,启蒙来自文艺复兴,物质世界的变革之前一定是有新思维在游荡,这种新思维就是读闲书的结果。

直接的劳动者只是参与,真正的变革来自于新思维,估计这不是一种新观点,每到一个特殊时期必须重新提醒,否则,养尊处优的饱暖会让你醉生梦死。

新思维跳出僵化的框框,不再人云亦云,就如一只苹果砸中牛顿,如果当时是一个放牛娃,估计擦吧擦吧就给吃了。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其次是安全,这是马斯洛说的。可是,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那么一大批人,吃饱了以后不是考虑自身及家人的安全,而是满脑子伟大的事业,天马行空的梦想,俨然是世界的统治者,放羊娃操帝王心,正中帝王下怀。

愚昧了的必被蒙上眼睛,看不见就会被洗脑,洗脑的前提是断绝一切外来信息,如同监狱里的一个小孔,你只能看到那么一丁点地方,你以为除了你看到的那一点阳光,其它地方都是黑暗。

曼德拉坐牢几十载,他的脑子里比眼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思考,让他有一幅图画在脑海。

伟人读书大都读哲学,读史书,研究古籍,从中找出一种规律,总结出一条新路告知世人,美其名曰造福人类。

世界上还有一部分小人,他们也读书,与伟人不同的是他们研究书中的厚黑奸诈,做暂时利己不利人的勾当,不是他们心里有多么阴暗,遗传学上早已经注定了他的作为。

所以,很多时候,圣人不希望读闲书,怕的是你把持不住走上邪路。那么,圣人所指的路就是光明大道吗?这可不大一定,历朝历代的循环更替,告诉世人皇帝轮流做的,没有哪一个永远光荣正确。

读书人的复杂,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多的人很少耐得住寂寞,说出来似乎是显摆,其实,他是想告诉你他知道的世界。

理解与不理解之间有一条河,河水的深浅谁也不大清楚,理解为了不理解会想办法渡过河去,不理解会在岸上向理解抛石头,阻止他上岸。其实,理解及时站在你面前,你还可以完全不理解,何必在这之前动用武力。

与理解交流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理解,一个是不理解,如果让理解溺死在河里,那你只剩下不理解了,你便会少了一次被救赎的机会,从小处讲你吃了亏。

世间的认知有时候是悖论,就如很多人知晓的“大河有水小河满,有国才有家。”没有人怀疑它的常识性,因为大家一直这麽说。有一天,孔子在川上说了句:“逝者如斯夫,滚滚江水向东流”,按照大河逻辑,该是大海滚滚天上来,淌出千万条小溪才对呀,海水倒灌该是海啸了吧。

国是有无数家组成的,没有家哪来的国?可偏偏有人不这么说,他说先有一个国,然后才有家,家从何来?黄河之水天上来?花果山的孙猴子,石头缝里来?

这是他们不懂历史了,或者在学校学过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也早就思维混乱。对呀,第一个国家的出现之前早就有人类,有家了呀,你还坚持你的看法吗?

闲书的闲并不是真的闲,应该是赋闲,散淡,是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泡一壶茶,听一曲清音,在缭绕了的淡雅的氛围里,静心读书,如此,就是江南的田园。无论是淑女还是雅士,一把桃花扇里诉说李香君的故事。

闲书是世外的,可以自由地读,能够自由地读书该是一种幸运。秦王焚书,满清路目,文革破四旧,三个回合下来,汉文化败下阵来,狼狈地收拾残兵,除了四大发明的记忆,仅剩下了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教化民众的,那是写个帝王教育子民的迷魂汤,尊尊教导,君君臣臣,夫为妻纲,顺民药方。

有点点滴滴的消息说,民国时期有大师,陈寅恪,傅斯年,钱穆胡适吕思勉,与清末四大名臣比起来,这些是书生,书生意气,自有他们的骨气,那时候的读书人大都有脊梁的。

大师读闲书,即使去海外留学。留学的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所谓洋为中用,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

公派的留学生留着辫子,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国,学业有成的基本都回来;剃了头的,削尖脑袋出去的,再也不见踪影。

一群背着大书包的孩子奔跑在起跑线上,一路气喘吁吁,汗水从额头上滚下来,赶忙向上推一下眼镜。那边是另一群无忧无虑的顽童,捧着《莎士比亚》打闹嬉戏,唱着《荷马史诗》跳舞。背书包的孩子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可是,一路的风景他们一点都没看见。

共 21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完文章,编者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与坚持读书的精神。文章中所谓的“闲”书,其实里面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闲”书里人类智慧的精华,有人类发展历史上经验教训与经典,“闲”书里有古今,“闲”书里有政治与地理,也正如文中作者所写:书里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林林总总,眼花缭乱,这么说来书中自有黄金屋就不为过了。读“闲”书的作用是无穷的,从古到今的博学之士,他们喷薄而出的魅力,无不和他们饱读诗书有关。文章中作者从多方面论述了读“闲”书的好处所在。文章最后一段,升华了文章主题:背书包的孩子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可是,一路的风景他们一点都没看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读完文章让人受益匪浅,感悟深深。文章如一卷自然舒展,层层铺开的浓缩一生的历史画卷,让人不得不顺着优美的笔触游离其间,与作者一同感受读“闲”书的快乐。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享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如是,透过书籍可以纵横历史风云,叱咤古今,以及启发心智,抑或高山流水遇知音,文人相聚,超越平凡的精神生活。春天,恰是阅读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走进书香的世界吧。好文,推荐欣赏!【轻舞:蓝天蓝】

1楼文友: -10 10:06:22 春天,恰是阅读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走进书香的世界吧,一起去把书香找回来。 不要让他人的噪音,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回复1楼文友: -10 10:26:54 印象里蓝天第一次我的文字,算是领教大的魅力了,轻舞,果然非凡,有健唔有美人有蓝天,是江山。

2楼文友: -10 10:28:18 无论如何也得谢谢用心的批阅,如同老师修改学生的作业,谢谢。 用腳步丈量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用相機記錄身邊的故事。

楼文友: -10 10:56:4 老师的文章有些胆战心惊的,怕领悟不透老师文章的的要领,但人总是要学习的,也唯有通过学习才能进步。所以,还是斗胆做了尝试,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教! 不要让他人的噪音,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回复 楼文友: -11 16:47:1 期待再度联手

4楼文友: -11 09:4 :26 行文看似漫不经心,真乃 随笔 ,却深透着作者的底蕴!

学习了,学作者问好!

回复4楼文友: -11 16:47: 9 谢先生,请茶

5楼文友: -11 10:00: 0 作者文里常出现一个 点 向上发散,但立即收回!这就是文字的掌控能力!这就是思绪的掌控能力!

作者为何不顺势发散一下?这就是时势的需要!这就是作者个人修养的需耍!

阅此文,看到了作者的高高高!

6楼文友: -11 10:15:18 阅此文,意犹未尽!似侦探发现了可疑之人,作者文笔有深厚的底蕴,且作者心境非人云亦云之心!作者有能量在文学路上高攀!鼓励作者大目标前行!莫费一生修得手中笔!

回复6楼文友: -11 16:48:28 哈哈,先生谬赞,惭愧啊,小生自会努力便是。

7楼文友: -11 10:16:00 阅此文,意犹未尽!似侦探发现了可疑之人,作者文笔有深厚的底蕴,且作者心境非人云亦云之心!作者有能量在文学路上高攀!鼓励作者大目标前行!莫费一生修得手中笔!

8楼文友: -11 10:16: 0 阅此文,意犹未尽!似侦探发现了可疑之人,作者文笔有深厚的底蕴,且作者心境非人云亦云之心!作者有能量在文学路上高攀!鼓励作者大目标前行!莫费一生修得手中笔!

9楼文友: -1 15:48:57 问候醉哥哥写作辛苦。这几天玉儿不在家,看把您忙活的,文字多多、情义多多啦!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回复9楼文友: -1 17: 8: 6 外出云游,咋也得带点土特产回来不是。

小孩子发烧怎么退烧

小儿反复发烧

8个月宝宝咳嗽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效果好吗
维生素D滴剂的作用
儿童便秘腹痛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