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父亲的灰白人生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29

摘要:在节日中追思父亲,在感慨中体会父亲的灰白人生,切身感受到了父亲与命运、苦难抗争的坚强意志和给予家人无限的爱。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更感恩父亲用灰白的生活给与的精神遗产,无论今后生活遇到什么,都会激励我们前行……

夕阳燃尽最后一抹霞光。我站在窗前眺望,窗外已是灯火通明。凝望夜色,月光迷蒙,空中不时地炸响绚烂的烟花,肆孽吼叫。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川流不息,火蛇一般躁动不安,甩来甩去。马达的混响,噪噪的,搅得我心烦意乱。

十五之夜,我身处异乡,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泛滥地涌向心头。思绪杂乱的我随手拿起文友赠送的一本纪实文学《岁月留香》,思绪被文字牵引,杂乱也似乎有了秩序。这是一个女子对父亲苦难人生经历的诉说。渐渐,我的眼前也飘浮父亲的影像,哦!我的父亲。窗外传来了海涛的声音,那声音像是在遥远的讯息。我聆听那讯息,才意识到,那是我绵绵的思绪。

在灰白中成长

思绪,像月光下奔涌的海水在我脑海里蔓延,跨越时空泛起父亲尘封的碎片。一幕幕梦境般地闪现上个世纪 0年代那个民不聊生、血雨腥风时代的灰白景象。父亲诞生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蹂躏的辽宁省东沟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爷爷奶奶靠几亩薄田养育三个子女,维持日常生活。父亲男女排行老二,从出生起由于奶水不足,身体营养不良,瘦骨如柴,走起路来踉踉跄跄,是喝着玉米面粥活了过来。像一片飘零树叶闲散在家里,懵懂地度过童年。

读过几年私塾的爷爷识文断字,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意义。几斗粮食换取三个子女送到乡里一所学校读书,希望将来有个好的前程。身处乱世之中的父亲,学业像受损的唱片时断时续地熬着。闲暇时候父亲帮助家里干农活、放猪、割猪草……也时常因为贪玩、顽皮受到爷爷的训斥,甚至棍棒的礼遇。奶奶看不下去,常常忍受爷爷的责骂,用纤细的身体护住幼小的父亲。记得一个夏天,父亲出去割猪草。由于与小伙伴玩起了捉迷藏,一头扎进了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忘却了割猪草。夕阳如血,染红了半个天。父亲见天色已晚,只好匆忙地割了几把猪草,盖过筐底儿,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家,越来越近了,心,愈发地惶恐。回到家中,父亲不由自主地“扑通”一声跪在了爷爷面前,任凭劈头盖脸地训斥。爷爷坐在炕沿边,一脸怒气。嘴里含着长杆烟袋,吸了最后一口烟,在炕沿边敲掉滚烫的烟灰后,厉声说:“小兔崽子,你还知道回来啊?”说完后,一脚踹倒了父亲。奶奶忍不住地一把将父亲拽起,手不断地抚摸着父亲的头……父亲是奶奶的心尖尖,对爷爷粗暴的举动一直不满,与之争辩。为此,惹怒了爷爷的烈性子,如海啸喷发,喋喋不休地争吵,直至夜半星稀。

转眼间,朝鲜战争临近休战。年仅20岁的父亲应征入伍,挤上了抗美援朝的“末班车”,驻守在中朝边境一个荒岛上。父亲当兵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填饱肚子,更喜欢彰显男人魅力的军装。父亲年轻时候帅气俊朗,喜欢照相,直到生命最后,仍保存那时候与战友们合影的泛黄照片,因为那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一瞬。在部队中,父亲曾经历多次血与火的考验,苦难的军旅生活磨砺他的青春锐气,也增添了他担当的志气。

一次,为了躲避肆无忌惮的美军侦查,父亲所在的炮兵连趁着夜色去往中方的大鹿岛,承担装卸军需物资的任务。随着潮水疯涨,运送货物的大型木船靠近了码头。海水“哗啦哗啦”地叩问海岸,卷起一层层浪花,摇动着起伏不定的船只,锚绳时松时紧,一块很窄很长的木板成了连接陆地与船只唯一的通道。父亲和战友们在富有弹性的木板上,借助朦胧的月光,背负沉重物资紧张地穿行。父亲极力地平衡身体,在摇晃中,脚滑向了木板的边缘,失去了重心,“扑腾”一声,掉进了冰凉的海水中。不识水性的父亲在水中挣扎,慌乱中连续呛了几口苦涩的海水。两名水性好的战友情急之下跳进海水中进行施救……获救的父亲湿漉漉地躺在潮湿的海岸上,昏厥中的父亲被战友们围在中间,呼喊着父亲的名字。连队卫生员紧急人工呼吸,父亲连续吐出了几口海水,才恢复了神智……

父亲那段军旅生活虽然蒙蒙撞撞的,但是,着实体会到了因战争离开祖国隐忍的思乡之情。他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如何,只知道不断磨练自己应对苦难的意志。父亲常常独自来荒岛防空掩体的端口,凝视大海,沉默不语。他不懂时局的变化,只懂潮汐的周期,心默默地与海对话。目光不时地投向祖国的方向,仿佛已经回到了故乡,与亲人团聚。几声海鸥鸣叫,打破了父亲幸福的梦境,时而心里产生难以抑制的苦闷,心口一阵灼热,瞳仁里的血丝膨胀,泪水噙满了眼眶……

在灰白中活着

一纸停战协定,熄灭了战火,父亲终于等到了回国的那一天。面对波光粼粼的鸭绿江,父亲与战友们欣喜若狂。在朝方一侧乘上木船,缓缓地驶向对岸——丹东。正当他们欢呼雀跃地集结、拥抱、泪奔时,连长突然扯高了嗓门,告诉大家要去的地方是北大荒。顷刻间,战友们一时沉寂,接着唏嘘一片。他们无法评判对与错和未知的将来。尤其在那个年代,他们是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服从,被动地安排去向。长长的专列如俯卧的长蛇,摇摇摆摆、走走停停,吃力地驶向荒凉的北疆。父亲在一路颠簸中,睡了醒,醒了睡,反反复复。一声汽笛长啸,专列终于戛然而止,停止了喘息。在喧闹声中,父亲下了火车,站台涌动着清一色的大兵,后背挂着行李,在嘈杂声中分别列队。父亲瞟一眼车站牌,上面写着“密山站”三个大字。天,灰蒙蒙一片,附近稀疏的房子被岁月漂白,变得迷蒙、残破,毫无生机。刺骨的寒风吹响了电线的哨声,树干像干枯的老人手,在风中摇摆失去了力量,一切景象仿佛被冰冻、凝固荒凉之中。父亲的脸像被针扎一样痛,极力地用衣领挡住脸,就这样跌跌撞撞来到了北大荒,悻悻地跟着队伍来到一家军工厂工作。

父亲认为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一碗饭吃。几个月后,与战友们像一群游动的、不知疲倦的战马来到了名叫兰岗地方修建水库。在政治动员宣导下,他们又像一群工蚁,密密麻麻地在山坳里不知疲倦地穿梭,开山铺路挖土方、筑坝砌石。水库雏形刚形成,却宣告停工了。父亲与战友们又碾转来到了密山煤矿(现鸡东煤矿)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吃的是食堂,清汤寡水。住的是简易工棚,四处漏风。第一夜,工棚内的人像码放后的饺子一个挨着一个地躺在火抗上。开始,躺在被窝里的人们情绪有些躁动,充斥着谩骂、诅咒和黄嗑。有几个人伸长脖子,露出半个身子,吸着忽明忽暗的旱烟卷,沉闷地不做声,将屋内塞满阴郁的雾霾。后来,或许人们疲惫了,带着无奈和愤懑渐渐进入梦乡。接着咬牙的,说梦话的、打呼噜的扰得父亲瞪着眼睛发呆。初冬的夜晚很寒冷,父亲蜷缩在墙的一角,眉头紧皱,打一个冷颤,身体微微发抖。父亲有意识挪动着身体,靠近室内唯一的正在燃烧的煤炉子,这样可以使身体暖和一些。月光透过已经挂了霜的窗户,挤进几缕皎洁的银光,像利剑直刺父亲沮丧、失落的心。

为了活着,父亲别无选择。煤,是当时稀缺的物资,挖煤的人多数苦于奔命,天南海北聚集在这里的。起初,生产工艺简陋,土法上马。全靠人工刨煤,单轮车运煤。后来,运用了火药雷管爆破技术,将毛驴牵到井下拉木制的“矿车”,硬生生地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煤矿。巷道里的风是微弱的,煤粉弥漫,父亲与其他工友一样,挖着煤,吸着煤尘。除了牙齿和眼仁是白色的之外,衣服、皮肤都被染黑。就连每个人的肺管都染成黑的色调,吐一口黑痰都是煤的味道。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中,他们坚持生活的唯一希望,那就是少一些饿的滋味。直到这时,父亲也没有告知爷爷奶奶从事井下工作,怕他们担心。原因是下井挖煤危险,三块石头夹块肉,随时会吞噬鲜活的生命,他无数次目睹了在痛苦、绝望中死去的工友。想起这些,胆战心惊,他就这样在皱褶的生活中开始了漫长的煎熬。

一次省亲,父亲与多年未见的爷爷奶奶在家乡团聚。离别时,奶奶嘱咐父亲:尽快找个姑娘成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别这么飘着……父亲苦笑地答应了,可是心里没有一点儿谱。人与人的缘分,就像不期而遇的风与云,在不经意中生成雨的过程。在返程的绿皮列车上,父亲遇到了一位老乡,乡音乡情让他们多了几分亲近,拉近了心的距离。各自像一棵卷心菜,彼此一层层地剥离戒备,袒露心扉,时而成为知心好友。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我大舅。饥荒,使得车厢内的每一张人脸都是苦涩的,目光浑浊、呆滞,身体枯瘦。在这拥挤的空间内,异常的沉寂,人们的嗅觉却非常的灵敏。有一丝的风吹草动,就会引来一双双贪婪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啃嚼食物的人。父亲肚子里的胃肠开始抗议了,虽然手下意识去触摸怀里那块离别前奶奶塞给他的玉米菜饼,但还是最终没有拿出来,他想再忍一忍。而此时的大舅在列车的颠簸晃动中愈发地忍受饥饿,嘴唇龟裂没有血色,瘫软地依靠座位上,仰头闭目,陷入沉默,尽量地保持身体最低的热量消耗。

没坚持多久,善良的父亲用脚轻点他的腿,递一个眼色。大舅眼睛微睁,似乎明白了什么,悄悄地离开了坐席,跟随父亲来到车厢的连接处。父亲环顾四处,见没有他人,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块巴掌大的玉米菜饼,掰开一半后,递给了大舅。两人瞬间塞进嘴里,咽了下去,就连手中遗落的一点残渣都被他们用舌头舔进嘴里。回到座位上,两个人打起了精神。父亲知道大舅为了活命,出来寻找落脚的地方,提议跟随自己去煤矿挖煤,每天矿上发放一个面包。大舅顿时眼睛放着亮光,声称:只要能够吃饱,再苦再累都成。当得知父亲还没有成家的时候,他告诉父亲,老家有个二妹子(也就是我的母亲)人很好,长得漂亮,如果愿意可以介绍给父亲。父亲听后,露出久违的笑容,愉快地答应了下来。回到了煤矿,经过父亲力荐,大舅如愿地下井工作,至此两人亲如兄弟,形影不离。在大舅的劝说下,母亲从家乡来到了北大荒,很快与父亲订下了这门亲事。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父亲和母亲来到临近矿井不远的荒山坡上,泥一把水一把地拖土坯,搬运石头木料,建起了矮小的茅草屋。选择了吉日,父亲与比自己年龄小八岁的母亲简单地举行了婚礼……

在灰白中煎熬

苦难,考验人的意志,也考量人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开始了,父亲和母亲孕育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他们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可是他们的生活没有改变,如同没有涂色的画板依旧灰白。母亲用节省的钱买来一头黑色的老母猪,每天挺着身孕割猪草,熬猪食。到了一地泛黄的季节,母猪生产了一窝猪仔,母亲将其卖掉,赚得了一份喜悦。父亲每天像一头任劳任怨的牛,披星戴月地下井赚钱,节俭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时常饿着肚子,急匆匆地回到家里将省下的面包递给母亲。生活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随着我的诞生,给这个困窘的家增添了一些欢乐。

然而,由于他们性格迥同,常因生活琐事争吵不休,愈演愈烈,战火纷飞,从此这个家变得风雨飘摇,蒙上一层不祥的预兆。这是一场消耗战,没有赢家,都是受伤者。两人最终闹得难解难分,心力憔悴,就在妹妹四岁那年他们决定分手。法院做出了裁定:妹妹和我分别跟随母亲和父亲生活。父亲拿走了自己的衣物搬出了家,在矿区内租住了一处房子。懵懂的我已经觉察到了家庭的变故。

在草枯虫息季节里的一个清晨,母亲早早地为我更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之后,怀中抱着熟睡的妹妹坐在炕中,瞬间眼睛模糊,泪水像雨点噼里啪啦地滴落,不断地低泣。母亲低吟:你爸爸一会儿来接你……此刻,远处的父亲疾步而来。我惶恐不安,怕失去母亲、失去母亲的抚爱,匆忙地在房前屋后躲藏。父亲不停地呼唤着我的乳名,耐心地寻找,最终在草垛中发现了我。伸出钳子般的大手抓住了我的手臂,搂在怀里。这时,母亲怀抱着妹妹跪在窗前,看到此景,欲言又止,泛起了泪花……我不断地大声哭喊:我不跟你走,我要妈妈……奋力地挣脱,脚胡乱地蹬踏,手不停敲打父亲的脊背,又将父亲的帽子撕扯掉,甚至张开嘴去咬父亲的肩膀。然而,这些都无济于是,父亲不顾一切地抱紧我,迎着深秋的寒风一直往前走。当看到父亲眼里溢满眼泪,我突然停止了哭闹。父亲忍着没有掉下的泪,松开了手,我怔怔地站在地上。父亲蹲在我面前,用袖口擦拭哭花脸的我,凝视了许久……轻声地说:儿子,要听话,跟爸爸回家。我抿紧了嘴唇,不情愿地点了点头。父亲牵着我的手,我不停地趔趄着身子扭头向身后看,希望看到母亲……然而,母亲最终没有出现,我失望地跟随父亲走进了新家……

现在想起此情形,深刻地感觉到这种触及心底的、无色调的灰白之痛只有父母内心最清楚……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与母亲这一别,变成了诀别。

生活还得继续。父亲将我送到辽宁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自己租住一个只有20平方、黑暗潮湿的屋子,娶了继母。两个弟弟相继出生后,继母突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致使父亲灰白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对这种处境,父亲仍像一座大山,扛起这个家,又当爹又当妈地抚养照顾两个弟弟,而且每月雷打不动地给爷爷寄去生活费。生活的煎熬让父亲无所适从,工作在井下,心却在家里。由于父亲家里家外的忙活,操碎了心,总是休息不好。沉重的生活压力在消磨他的耐力和精力,繁重的工作消耗着体力和毅力。工作中,工作服常被汗水浸湿,又被体温烘干。巷道里的风凉飕飕的,父亲时常坐在棚子底下打盹儿,因此,落上了严重的风湿性疾病的病根儿。由于脊背血脉不通,常常难受得不能入眠,父亲只好每天入睡前,必须先拿来皮带用力“啪啪”地抽打脊背,直到抽出了血印、抽出了汗珠儿,有了少许的缓解才能入睡。间隔不长时间,又被顽疾折磨苏醒,再次爬起如法炮制。有时候无奈地坐在炕中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睛,晃动着身体,或深更半夜地走出家门,在矿街中晕晕沉沉走着,身体出了汗,这才回去入睡……

共 8172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父亲的灰白人生》一篇内容充实的叙事散文。纪实文学《岁月留香》的引用既照应了题目,又引出了文章叙述的中心。文章主要描述了父亲坎坷艰辛的一生,磨难、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然而父亲并没有被这些艰难困苦压垮,最后却积劳成疾,病痛的折磨让他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品读之余令人心酸和悲伤。在灰白中成长、活着、煎熬、殆尽的父亲曲折的一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是沉甸甸的思念,更多地是山一般深沉的爱。作者在感叹之余,怀着感恩的心怀念父亲,感恩父亲留给自己宝贵的精神遗产。文章扣题精准,将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寓于平静忧伤的叙述中,朴实的表达,成就了这篇文章的个性。非常欣赏!【山水神韵:雪舞嫣然】【江山部·精品推荐160 020022】

1楼文友: -02 19:22:20 文章扣题精准,将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寓于平静忧伤的叙述中,朴实的表达,成就了这篇文章的个性.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楼文友: -02 20:5 : 8 令人心酸泪奔的一篇厚重文章!此刻,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愿李老师珍重安好!

回复2楼文友: -02 21:54:52 呵呵,多向老师学习!

楼文友: -02 21:5 :5 谢谢雪舞嫣然的精彩点评! 花开了,芬芳馨香

4楼文友: -02 22:24:45 又读到了李老师精彩的文字,问好!

回复4楼文友: -0 10:58:24 谢谢,问安!创作愉快!

5楼文友: -0 15:55:28 文章从另一个侧面拷问着政府的民政安置政策,一个打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怎么成了一辈子矿工?文章很催泪,特别是父母离婚分儿女那段,有飞泪的冲动,并坚定一个信念,即使老婆再不讲理,为了儿子有完整的家庭,拒绝离婚。哈哈。问候作者。

回复5楼文友: -0 18:15:40 呵呵,的确有意折射政府安置问题。那个时期,国内无法安置这些大兵,就这样硬生生安排去向。谢谢品读!问安!

6楼文友: -0 17: 2:58 父亲的灰白人生,让人不禁唏嘘感叹,父亲的苦难人生经历,尤其是因长期的潮湿劳累的井下工作而患病,最终导致父亲喝下耗子药的悲惨命运,让人几近落泪。父亲的人生既是悲壮的,又是灰白的。厚重的文笔,学习了。

回复6楼文友: -0 18:17:24 谢谢老师的品读,问安!祝愿父亲在天堂不在有痛苦的折磨,安好!

7楼文友: -05 1 :22:25 载丰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极少修饰,富有自然之美。沉郁和痛苦的色彩不乏明丽的光芒,在光芒的照耀下那些沉郁和痛苦才得以刺目锥心,才可能张扬起苍凉之美。在怀想中诉说,在沉吟中咏念,用集约的文字里复现了父亲的生命景象,并通过父亲的生命景象扩撒了存在的信息。

或许,一个孝子阅览并记录父亲的生命景象,不需要华美的辞彩,只需要安静的目光,目光所及便是纸上的斑驳。是的,是斑驳,再多的文字也无法承载父亲完整的生命消息,我捡拾那些斑驳的同时,也捡拾了作者内心的消息。至于文学,我想,大可是作者内心的消息。

回复7楼文友: -05 14:28:59 呵呵,谢谢沈老师精彩点评及以文学的角度品读作品,问安!

8楼文友: -07 15:14:21 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落得这样的结局令人心痛。好在我的爸爸差点就去了朝鲜,他现在还健在90岁了,过着离休无忧的生活。命运就是这样离奇,载丰也真是个命苦的孩子。写得这样细腻,心会很痛的。问好了朋友! 喜山尤爱海,善水乐搏击,习文习诗作,心淡风疏竹。

回复8楼文友: -07 16:16:22 多多指教,多多交流!问好!

乳腺癌初期容易治么

乳腺癌的症状有那些

乳腺癌饮食建议和食疗菜谱

孩子口臭怎么办
中医治疗心肌梗死
阴部潮湿吃什么药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