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双塔夜半木鱼声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03

久闻双塔寺之名,源于那个经久不衰的传说。五月的某个周日,与友人郊游,前往陕西省白河县双丰镇双宝村七组的双塔寺。由于阴天,无风,空气也显得沉闷。弃车后,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我们一路踏石阶,穿荆棘,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虽说只有七八里的路程,也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说是双塔寺,已没有了寺庙,只有一座即将倒塌的残塔,掩映于山色空濛之中。

传说在某个朝代该塔附近有一红安寺,规模还不算小,平日上香拜谒的人络绎不绝,每逢初一、十五或盛大的庙会,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可谓香火兴盛。后来发生了一些尘念未绝的僧人把女香客强行留宿与亵渎的事件,激怒了远近民众,一把火将寺院焚烧,在寺院遗址及附近建塔以镇邪恶。镇邪之塔共有五座,其中二塔相距三米,位于双丰镇双宝村七组的一座高山坳中,后名之“双塔寺”,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中一塔及山后面的另三座塔被摧毁,只剩一塔孤立于旷野。据传此塔所镇邪恶之人日夜敲木鱼反省,若耳贴地面,时有木鱼声声。民间大戏《火烧红安寺》之情节源于此寺。

近观此塔,塔身不高,共四层,每层有塔檐伸出,以上小下大的六棱柱体呈现在一片幽静的山坳。塔上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无从考证它的前世今生,也无法预测它的未来命运。只能怀揣传说,望塔兴叹。红芍药本应娇艳妩媚,楚楚动人,但塔脚边的每一簇红芍药却怒目而视,仿佛在声讨那些不可饶恕的罪恶。塔上有裂缝,一些砖瓦早已被岁月剥落,整个塔身显得残缺不全,一派凄然。塔上的野草、灌木和藤蔓也将昔日的兴盛一扫而空,付诸烟云。夕阳西下,在这空旷的山坳里,不时响起塔顶歇脚的乌鸦与附近同伴对话,让人惶惶然而心生寒意。

侧耳细听,依稀的木鱼声若即若离,似有若无。据说在夜深人静之时,这缥缈的木鱼声就清晰可辨,丝丝缕缕,萦绕此塔,长久不绝。声声木鱼仿佛在对犯下的罪恶进行无尽的敲打和忏悔,也仿佛在祈愿佛门净土永世纯净,真正成为心灵的净土,尘缘诉求的园地。

木鱼声声,声声木鱼,敲响善良的祈愿,昭示邪恶的可憎,也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下山的路上,心生感慨,得一小诗,现付诸于后。

一缕清风在塔下小憩

追风而至

虔诚的妩媚战栗不已

一枚枚灿烂的红唇

惨淡为花瓣呜咽凋零

那个传说已经年流淌

一程山路愈发伶牙俐齿不断表白

大火着实焚烧了一院邪恶

但佛经的光芒还依然如初

是邪恶亵渎了善良

抑或是善良战胜了邪恶

反复追问中凋敝的塔影腾挪躲闪

尽管掩盖着一个事实仍旧

把明白揣进怀里将糊涂留给路人

木鱼声连绵不绝

恒久地为忏悔摆渡

疑惑中俯首侧耳

先知先觉的指点也并非坦途

聆听最多的当属清风明月还有

岁月的春夏秋冬

共 10 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开篇叙述了身临双塔寺,看到的不是雄伟壮观的盛景,而是残塔、镇邪之塔。接着,介绍了双塔寺的传说及兴衰史。然后,又用特写镜头抵近描写。攸忽间,发挥无限想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感概赋诗,“是邪恶亵渎了善良,抑或是善良战胜了邪恶?”读后发人深思。好厉害的写作手法,欣赏了!感谢作者赐稿,期待更多精彩!【:南充包涵】 【江山部·精品推荐 6】

1楼文友: 20: 1:00 这篇散文写作手法值得大赞。倾心推荐广大文友欣赏、品评!

2楼文友: 20: 2:54 感谢作者赐稿正向,我们期待更多佳作!

楼文友: 20: 4: 2 问好作者,写作辛苦啦!祝安好!握手,奉茶!

4楼文友: 21:1 :1 作者的现代诗歌了得!欣赏!

5楼文友: 21:46: 5 欢迎赐稿正向,正向有你更精彩!

6楼文友: 1 :46:08 祝贺此作斩获精品!向作者贺喜!精彩继续哦!

7楼文友: 14:10:42 祝贺佳作不断,精品连连!

9楼文友: 18:20:15 问好前辈,祝贺斩获精品!

蕴意深远的一篇佳文。拜读后,忽然想到那迦叶尊者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10楼文友: 21: 1:47 恭喜巴中兄斩获精品,后面这首诗不错,大赞! 五斗米,半生狂

生物谷灯盏花品质

云南生物谷产品

云南生物谷产品有哪些种

什么是云南省特色植物药
尿酸高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积食了吃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