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拖延症不能只凭技巧物业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2-03-01
核心提示:拖延是人的天性,是一种非理性的延迟,即使我们能预见到这样做或不那样做的后果,也仍然心甘情愿地拖延下去。
拖延是人的天性,是一种非理性的延迟,即使我们能预见到这样做或不那样做的后果,也仍然心甘情愿地拖延下去。因此才有期限、截止日期、承诺、许诺乃至激励、惩罚等名词的出现,这些词语背后的制度有时可以抑制或克制部分拖延,但归根到底,人很难真正战胜拖延天性。
战拖 ,意即跟拖延症作战、斗争,是国内国外十分流行的民间自组织的活动主题。参与者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艰苦卓越的奋斗,把自己从拖拖拉拉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接下来,人又会在轻松搞定事情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再度陷入拖延症状态,进而启动第二轮、第三轮的 战拖 。
世界知名的拖延心理学研究者、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副教授皮尔斯 斯蒂尔在他所著的《拖延心理学2》一书中就自曝,他在写作这本书时,也拖拖拉拉,快到了跟出版商约定好的截稿日期,还在拖啊,写啊。
《拖延心理学》、《拖延心理学2》等书都在指导人们 战拖 ,教导你要将工作与家庭等个人事务分开,工作的时候将调成静音、不要频繁去看你的邮箱和微博等等,一连串绝对正确有用,但许多人在许多时候都做不到的定律教条。
如果这些教诲被人听进去了,又非常管用,那么各式组织的生产经营效能就该日渐提升,自身、组织和社会都能获得更多效益,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公允来说,在各式各样献计 战拖 的图书中,《拖延心理学2》算是本相对靠谱的。
书作者皮尔斯 斯蒂尔不仅把其他 战拖 图书中的奇招妙法大致列举了一遍,而且还引入了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一个 拖延方程式 ( 期望 与 价值感 相乘,再除以 冲动 和 推迟 相乘之和),揭示出造成拖延最重要的原因及拖延的最大危害:意图和行动脱节。
皮尔斯 斯蒂尔为之开出的药方是,首先,要学会调整预期,应细化目标,从现在做起;其次,要重新设定工作或其他要完成目标的价值,找到任务的乐趣性,完成内在激励;第三,驯服自己的冲动。
既然拖延是人的天性,那么我们就要正视一个事实,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项小毛病并未像现在这样,对个人、组织、社会造成如此大的困扰。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卷入全球化金融和贸易体系,在技术革命的作用下,带来了社会劳动分工的剧烈变化调整。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 控制的无处不在、逐渐加强,各行各业、各种岗位的工作都以 更多、更快、更强 为准则,我们行动更快,顾及更多,完成每项任务的时间少了,不得不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做多件事,并由此陷入无聊、紧张、空虚和孤单,以及严重的过劳负荷和心理疾病。
正因如此,上班族、学生族等群体才会出现近乎排异反应的拖延症,以看似不理性的拖延,来换取暂时的身心休憩。如此说来, 战拖 不是靠技巧可以完胜的。
成都不孕不育唐山男科好医院
南昌阴道炎治疗多少钱
上一篇:对执行腐败现象必须零容忍
上一篇:对接国际规则放宽市场准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