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好吟多多体系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3-27

古之文人皆好文章,或游戏文字,聊以自娱;或发乎心声,载之以道。魏文帝《典论》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此可谓文道之至也。然孰能轻言其文必传千古,得道之永存乎?实良难矣。

人非生而能做文,故须从师学之。师者,为“古来之大家,今世之才俊”也。为先秦百家之诸子,为两汉魏晋之文豪,为唐宋元明之大家,为清至近代之群杰。泱泱中华,文脉千年而未断。非天意使然,师道之绵延而已。

嗟乎!文至当代无根也久矣!欲重拾其道也难矣!今人之文,言则无病呻吟,书则浮华矫饰。以空而无物之词为体,华美琉璃之章为尚。此不从师而合俗趣之弊也。虽民甚爱之,然不可称之为文。

从师之正途为何?昌黎先生曰:“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从师效其神而更新,而非仿其形而求似也。吾等从师亦当守此道,动情而作文,深思而落笔。何谓动情,何谓深思?《文心雕龙》之述备矣。动情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若《洛神赋》《登楼赋》《赤壁赋》之类也。深思者,“穷于有数,追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取极”也,若《过秦论》《运命论》《六国论》之类也。故愚以为文章须有此二者方可称善。

吾辈学子,得入大学。乃青灯黄卷之因,十年寒窗之果也。然遍观诸生,浑噩度日,或荒于嬉,或毁于随。于其本则不专不精。若待肄业而自悔岂不痛心?故余作此文,略议文章之师道,与同门共勉。

共 5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阐述了自古以来文字的含义,提倡严谨务实的习作风范,面对当前的文字情态,作者感慨万千,无病呻吟者,华而不实者,虽然受人青睐,但是都不是好文字,真正的文字是为时而作,为情而动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呼吁大家要好好利用文字,服务于社会。颇有深度的习作,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推荐给读者朋友共赏【依山观水】

1 楼 文友: 2014-09-12 15:27:21 颇有深度的习作,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推荐给读者朋友共赏常德牛皮癣专科医院如何测试自己亚健康云香精的功效和用法

宝宝便秘吃的药
用法用量明确精准的止咳药有
参皇软膏能治湿疹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