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整合高端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6-10

科技部火炬中心 魏颖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以三次创业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主体功能定位,瞄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着力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先后引进聚集了众多知名高校院所,形成3+1+N新型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打造以高端智力、产业、资本、技术、科技金融等全要素集聚为特征的潍坊蓝色智谷,取得显著成效。

全方位构筑区域创新共同体

首先,精准撬动创新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开创政产学研用3.0版新模式。实现创新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对接、有效互动,关键在于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打开通道,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成果顺畅转化。潍坊高新区规划建设蓝色智谷,通过联建创新载体,共建公共平台,匹配要素资源,强化创新支撑,推动企业、产业与创新机构全方位深度对接,有效撬动创新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互动,形成3+1+N新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现政产学研各方主体发展共赢。其中,3即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潍坊高新区合作建设的中科潍坊创新园、北大潍坊燕园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潍坊启迪之星孵化器;1即潍坊高新区与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创新孵化机构进行合作,搭建国际化科技项目转移转化平台;N即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省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简称广州电子五所)等若干高校、科研院所在潍坊高新区搭建的特色创新合作平台。

其次,坚持凝聚合力与搭台唱戏并重,联建高端载体平台。集聚一流创新机构,关键在于找准创新创业的共振点,通过联合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随着公司新品的上市,实现资源整合、形态创新、产业联动。潍坊高新区坚持筑巢引凤,着眼创新需求,促进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等创新节点功能匹配,打造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大平台。在载体建设方面,引入社会资本,联建科技园区、公共平台,集聚众创空间、研发孵化、专家公寓、科技服务等功能业态。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的蓝色智谷,一期主要建设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个科技园区和山东省3D 打印与先进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未来 年,可满足1000 家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在平台布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联合搭建科技评价、科技金融、文化创意、技术交易、3D 打印等服务平台,助力创新创业。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全面释放创新创业潜能。引入高端技术创新机构,关键是移植各创新机构创新基因,整合创新要素,导入创新模式,完善服务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潍坊高新区科学定位政府与各创新机构的关系,推行专业团队运营园区的办法,充分放权赋能、市场运作,务求实效。另一方面,为优化提升政府服务,潍坊高新区专门设立潍坊蓝色智谷服务中心和潍坊蓝色智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集成政府行政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多种服务功能,协调各创新机构与市级、县市区、高新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工作沟通互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打造资源集聚、顺畅辐射扩散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各创新机构轻装上阵、迅速进入角色,高效发挥作用。

第四,强化定位与双向发力,切中创业创新共赢点。坚持目标导向,确定分工,政府着力优化发展微生态,各创新机构整合要素嫁接提升产业推动企业创新,努力形成1+12的效果。一方面,潍坊高新区把有限资源聚沙成塔,在落实各级普惠性政策基础上,推出差异化激励促进政策,全力扶持各大创新平台高效运作。加强金融支撑,设立1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部增资2500万元扶持)。设立3000万元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拓展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在全国高新区率先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普惠式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活动,目前已兑现扶持资金1657 万元,惠及企业 235 家。另一方面,以契约合同方式约定各大创新机构的目标任务,强化激励与约束并重。园区平台载体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坚持权责一致,确保约定落实到位。10年内,政府负责孵化器加速器资产保值增值,5年内赋予园区运营公司固定资产优先购置权。设立1亿元创新平台运营专项补贴经费,10年内专项支持各大创新平台聚人才、育项目、引企业,加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构筑区域创新共同体成效显著

通过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潍坊高新区在构筑区域创新共同体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孵化理念、模式不断完善,孵化效益迅速提升。各大创新机构进驻潍坊蓝色智谷,将科技创新服务理念、模式、机制引入潍坊,为双创热潮注入旺盛活力。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围绕创新创业,潍坊高新区注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目前,潍坊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山东省级孵化器3 家,新建孵化器加速器8 个,面积 110 万平方米,新增创业团队60余个,聚集了创业导师200余名,聚集科技中介机构100余家,形成了1000余家小微企业同时孵化、200余家中小企业同时加速的创新发展态势。

其次,创新成果有效嫁接提升产业,转移转化通道高效顺畅。潍坊蓝色智谷作为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与扩散的服务中枢,催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梗阻。潍坊高新区与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建中科潍坊创新园,搭建重大项目转移转化、国际技术转移两大平台,建立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潍坊基地,进行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设立500席位的工业产学研对接中心,围绕主导产业,深度挖掘对接中科院各研究所产业化项目,去年举办技术论坛、项目对接、项目路演发布、私人董事会等对接活动30余次,面对面服务企业1000余家,实现技术支持、项目合作92个。国际技术转移平台方面,与北京安大略科技创新合作中心、韩国庆尚北道科技园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与美国、泰国科技平台实现双向对接,开辟了全球创新资源进入潍坊的顺畅通道。北大潍坊燕园科技园,联合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高校联盟等创新实体,导入了北大数研无人机、纳米母机、海绵城市矿渣纤维制品等20多个高端项目的产业化。

第三,金融短板有效补齐,科技金融保障增强。潍坊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新业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成为制约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短板。潍坊高新区引入各大创新机构,依托其金融资源整合能力、资本运作实力,搭建孵化+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服务链条,通过拿来主义,推动金融生态迅速丰富优化。目前,蓝色智谷与各大创新机构合作建设天使、创投、产业等基金5只,规模接近10亿元。其中,与清华启迪创投合作,成立了1亿元的科技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高科技高成长项目及在潍坊高新区产业化的清华海内外优质孵化项目。潍坊高新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科技金融园区,引进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42家。与清华控股、北大创投、以色列基金合作,设立额度为3粗糙的线条和图形来制作低保真.5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和20亿元的并购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以上。此外,潍坊高新区还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打造山东省首批科技金融常态化路演中心,承接山东省科技企业路演活动。

第四,打造人才特区,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潍坊是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职教资源丰富,但相对高端的高等院校(仅有潍坊学院二本院校1所)、科研院所资源十分缺乏,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创业团队总量相对不足。蓝色智谷的搭建,精准引进各大创新机构的高端智力资源,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人才发展理念,形成引进一名人才或团队,引育一个项目,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截至2015年年底,潍坊蓝色智谷新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博士、夏淳博士在内的硕士及以上人才60多名,拥有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3人,两院院士11人,博士及海外留学归国人才600余名,建有山东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成为山东省海智工作基地、全国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带动下,科技创新提升到新的高度。仅2015年,潍坊高新区就先后获批国家工业强基工程3项,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2个(总数达到5个),实施山东省级以上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115项,成为全国首个同时启动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的园区,高端人才智力优势正加快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人才引领型经济迅速崛起,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提升。

滁州治疗白斑的医院
肺结核
产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