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我心中的赞歌计划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1-12-24

“放飞我心中的赞歌”

德吉新村,放飞我心中的赞歌是天祝县德吉新村村民辛文忠于2014年写的一首诗歌,发表在县办文艺杂志《乌鞘岭》上,抒发了他从山上搬迁至德吉新村后内心真切的感受。

在天祝县德吉新村,辛文忠是大家公认的文化人,能写诗会作文,还擅长书法创作。

夏日,走进辛文忠家的小康住宅,客厅正堂悬挂着一幅隶书沁园春雪,在装修一新的房间里格外引人注目。四面墙壁上,精心装裱的小斗方搭配其间。全都是你的作品呀,真厉害。面对称赞,辛文忠谦逊地说:过去在大山里,文化生活单调,平常除了种地打工,闲暇时只有写写画画,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

辛文忠今年45岁,原来住在松山镇中大沟村,一个坐落在大山中的村子,交通不便,吃水困难

,生活艰辛。辛文忠和父母、兄弟一家4口,挤在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间土坯房里,靠不多的山旱地吃饭。作为村里少有的中专生,亲戚朋友帮他相亲多次,总算有了一次婚姻,但女方在三个月后嫌山里太闭塞而离开,从此杳无音信,这成了辛文忠的心酸事。人家姑娘即使看上了你,可山里艰苦的环境条件,也留不住人啊。辛文忠无奈地说。辛文忠也想过改变和发展,但除了出门打工别无他法。2014年10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让他家终于走出了大山。

但近年来 新村是全新规划和建设的,一幢幢小康住宅排列整齐,一栋栋暖棚温室生机盎然,一条条通村道路四通八达,幼儿园、新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这一切,和山里有天壤之别,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升腾起新希望。辛文忠高兴地说。

信心满怀的辛文忠,因为有文化,为人质朴,热心助人,又是多年的共产党员,今年被推选为德吉新村党支部书记。村里配套修建了1873座养殖暖棚,如何依托这些暖棚,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富民兴村,是我们班子要做的头等大事。目前,南阳山片生态移民工程指挥部帮助引进外地公司,发展香菇种植,总体收效不错。同时,支部还要引导移民群众组团发展,成立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说到村里今后的发展,辛文忠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真像做梦一样!原来我再也不敢想娶妻的事。现在搬到新村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又有了解决个人问题的勇气,这么好的环境条件,再也不怕留不住人了。辛文忠感慨万千。

现实正如辛文忠所盼,如今的新村越变越美。依靠党的脱贫攻坚等各项惠民政策,原来在山上靠天吃饭的农牧民,在新环境里很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多人下山后,不等不靠,自谋出路,或在村里开店办农家乐,或承包大棚发展现代农业,各自有了增收的渠道。同时,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相比,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一个个甩开膀子走在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山东骨科
宫颈炎宫颈糜烂用什么药效果好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价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