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何人不念故园情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01

我又一次在这条熟悉且又有些陌生的乡村小路上踽踽独行了,萧瑟的风,吹着我凌乱的头发,看到路旁路牌上的两个楷体大字:“建安”我点点头,对自己说,准备到家了。

大概离村庄还有一千多米的时候,早些年用来灌溉庄稼的一条大水沟里突然冲出一个人来,远远就与我打招呼:“老四,你回来了!”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一、愚昧的观念

远远就与我打招呼的人,其实,与我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给我的印象犹如脚下的乡村小路,熟悉且又有几分陌生。她脸上之所以流露出惊喜的神情,只因我的出现恰好是她需要帮忙的时候。

这不?如我意想中的一样,和我打完招呼,她立即指着大水沟里一个背风的地方,对我说:“老四,我今天在地里拾得一个背篓的玉米,背不动,你帮我背回家,行么?”我除了点头答应,似乎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一背篓的玉米,大约一百多斤,饶是我体格健壮,背起来步行时仍感到有些吃力。更不用说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她慢慢跟在我身后,絮絮叨叨地说:“老四啊,还是你这种多读点书的人好,特别懂事;我家三儿他们比你差多了……他们一天到晚拿几百、几千块钱去赌……我身体不好,想问他们要些钱看看病,像要了他们的命一样,都绷着脸不给钱给我……我只能一天到晚到地里拾人家落下的玉米,拿回家晒干卖了,换要些钱看病、买药……想想,我这一辈子命好苦啊!”我谦逊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也不想说些什么。因为,正是在脚下的这条乡村小路上,我曾被她说得一文不值。我早些年背着米去异乡求学,路过她家地头的时候,她指着我的背影对她两个儿子说道:“读书多有什么用!这种年头,读完大学后国家又不分配工作,也做不得什么大官,还不如小学一毕业就在家种田种地实在!”语气中的嘲弄与不屑,即便十几年过去了,我仍记得一清二楚。

我虽不至于要与她这么一个老妪斤斤计较,但心里总有些悲哀——村庄里像她这样晚年凄凉的老人实在太多了。大冷天的,曲折的小路上又出现了数个老人的身影,她们棉衣破旧,或背着背篓,或背着麻袋,脚步踉踉跄跄,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全是我认识的人。

她们见到我后,都激动起来了,一个个像受了莫大委屈的小孩子忽然见到家长似的,簇拥着我,向我诉说她们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不孝,以及媳妇如何如何的狠毒。个别老人竟拉住了我的手,呜咽着说:“老四,你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啊?他们去别人的家里打麻将到三更半夜才回来,输了钱,尽拿我一个老人家出气……”

“老四,你懂的道理多,你有空去我家里帮我说说我那两个儿子几句……上个星期我头疼得厉害,想问他们要些钱去村里卫生所买点药,他们一分钱都不给我,还一天到晚的打我,骂我是个老不死的东西……”一个老人说。她皱纹密布的额头上隐隐有些淤青。

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个眼眶深凹的老人插嘴问我:“老四啊,像我们这样子女都不想养的老人能不能进养老院?”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头大如斗了。

这些老人固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但所有的不幸多少也与他们落后、愚昧的观念有关。他们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早些年时他们将儿子宠上了天,却把女儿骂得猪狗不如,以至女儿嫁了人后再也不回娘家一趟。更为要紧的是,这些老人重男轻女的做法还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他们不仅宠出了飞扬跋扈的儿子,还害得女儿目不识丁,最后只能嫁去边远的山区。另外,有些老人自国家实行不包分配工作的政策后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所以,他们的孩子读完小学就在家里种田种地了。发家致富后他们孩子的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于是,赌博成了唯一的乐趣。家业一赌二穷三白,这些没有养老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农村老人晚年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都说穷则变通。可是,这些老人的变通之法,几乎令人怒火中烧,他们常常在田地里、村里干些“顺手牵羊”的事,使得原本很是同情他们的村民脸上换成鄙夷的神色。

究竟是时代造成的悲剧?还是人为造成的悲剧?我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沉重的背篓在肩头勒出的痛感一直提醒着我: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漂泊异乡的打工仔!老人们喜欢向我诉苦,无非是因为我肯献出一双耳朵,舍得几分力气罢了。

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仔后,我忽然发现暮色已苍茫,天空竟飘起了细雨,村庄、炊烟、小河、树林、原野、远山在暮色中在细雨里,连成一片,迷迷濛濛,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二、父亲酿的玉米酒

我替老人把玉米背到她家屋檐下,放好,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哥、嫂还在城里打工,母亲替他们照看孩子,家中只有我与父亲。我淘米,准备做饭,父亲搓着双手,有些埋怨地跟我说道:“四儿,你每年都是搭班车回家过年,会有人笑话你的……你看隔壁家的K哥,他开小车回来过年!”

“你为什么就不能看开一些?”我脸一黑,眼中几乎喷出火花来了。心里却微微感伤——眼前的人,如果不是我的父亲,我大可不必理会他什么。

“我……是……怕有人笑话你……”父亲顿时支支吾吾起来,大概见我脸色有些阴沉,他立即岔开话题,说:“四儿,你先慢慢煮饭,我去帮你温一壶酒。我上个月酿的玉米酒,蛮好喝的。”

我望着父亲有些佝偻的背影,心情甚是复杂。想来父亲永远不知道,我并不怎么爱喝他酿的玉米酒。我其实只是喜欢看他眉开眼笑的样子。哥、嫂因为父亲过于好面子及依赖性太重等缘故,一向都不大瞧得起父亲,但哥哥又很喜欢喝父亲酿的玉米酒,这让父亲颇为自豪,以至经常在我们兄弟面前眉开眼笑地嚷:“你们总说我没有什么本事……你们看看,年前我都已经酿好玉米酒等你们了,你们每次回来过年基本不用花钱买酒……”这时哥哥总会撇撇嘴对父亲说,没有你酿的玉米酒,饭同样吃得下。一旁的我只是笑笑,任凭父亲陶醉于他所谓的功劳。偶尔我也在心里想,看人笑总比看人哭好多了。

“唉!”我轻轻叹了口气,想把凌乱的思绪整理一下,不料,越整理越凌乱,只好索性不管了,埋头煮菜。

7点多钟,父子二人开始吃晚饭。父亲扒完两碗米饭,喝了杯酒,独自一人到堂屋里看电视。我一个人在厨房里慢慢吃晚饭,斟了一杯酒放在饭桌上,就把壶里的酒倒回坛里,封好。

抿一口酒,颇苦,把杯放下。吃菜。但先前那口酒的苦味,使我意念回转,幽然消神。

因为厨房的门对着堂屋,我只要一回头,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放行李包的那个角落。当我心神恍惚时,堂屋里电视机的声音突然变大了,我一惊,下意识的扭头望进堂屋,立即发现父亲的“阴谋”了,他蹑手蹑脚地走近我的行李包,竖着耳朵,慢慢拉开行李包的拉链,从里面掏出三、四包香烟装进他的衣兜后,先是把行李包的拉链拉好,再慢慢回到电视机前的沙发上。暗暗得意,以为自己干得神不知鬼不觉。

可惜了!这老头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他不把电视机的声音放大的话,我怎会扭头望进堂屋?怎能亲眼目睹他蹑手蹑脚偷烟的一幕?并不是我不舍得买烟给父亲,而是早些年买烟给了他后他经常拿12块钱的烟到商店里换5块钱的烟。用他的话讲,一包换两包特别值。后来我买5块钱的烟给他,他总嫌不如村里商店卖的好抽。我恼了,干脆什么烟都不买给他。只给些钱给他做生活费。

喜好小赌的父亲一向舍不得花钱买烟,见我脾气好,加上知道我每次回家都会买些充当“门面”的烟,他便绞尽脑汁的“偷”我的烟了。他摸准了我的脉,知道我不当场抓得人烟俱获的话,过后绝不说他什么。

以往“阴谋”得逞后父亲总是匆匆逃离现场,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他一边关掉电视机,一边朝着厨房方向说道:“四儿,你慢慢喝酒……没有什么电视节目是比较好看的,我出去玩一下了……啊!”最后一个“啊”字是在堂屋外面说的,足见老头子“做贼心虚”了。

我摇摇头,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酒,只觉五味俱全,就像父亲给我的回忆一样,充满酸、甜、苦、辣、咸,始终没有缺少哪种味道……夜深,酒尽。我却在一片寂静里觉得,父亲如酒,五味遍尝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三、老屋阁楼上听冷雨

尽管新宅有几个房间,我还是喜欢在老屋的阁楼上过夜。因为阁楼上有两个大木箱,它们装着我初中、高中、大专的部分课本,以及一些课外书,报纸。我习惯睡前看一会书。

但这一夜,我显然看不成书了。黄昏时分的细雨,到了夜里,竟成了淅沥沥的小雨。屋顶上,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滑到屋檐,潺潺泻到地面,真个天潮潮地湿湿的了。

时节寒冬,雨当然是冷的。淅沥沥的冷雨,时稠时稀,落在鳞鳞且陈旧的瓦片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千万头蚕在吞噬桑叶,又似一段很有韵律的音乐。沙沙……刷刷……沙沙……雨声柔婉且亲切,听着,听着,心里似乎也有些湿了。尤其厚实的手掌触及床沿一刻,闻着泥墙散发出的土味,顿感诸多尘封的往事纷至沓来,直扑心头。

从一个谜语说起,“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在童年的记忆里,谜底自然无疑是雨。但雨真是线状的么?是的!童年的我、妹妹,及邻居家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想到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只有过一次例外,一个小男孩刚刚说完雨像黄豆,就被我们群起攻之了,我们对他嚷道:“你说雨像黄豆,你去河里捞一颗给我们看看!”在小男孩被弄得满脸通红后,我们仍不肯善罢甘休,半推半拉着他,去他家里找他父母讨个说法,结果被他父亲抄起扫帚扫出家门。

“这就是我们童年的一次印记啊!”我心想着,两根手指轻轻敲着床沿,闭上眼睛,恍惚中耳畔竟似回荡着妹妹童年稚嫩、清脆的声音:“二哥,你说我们一会去学校会不会挨迟到?”睁开眼后,妹妹的声音消失了,略略抬头,只见灰褐色的屋顶隐隐泛着湿湿的流光。那深一脚浅一脚走过的童年,愁肠百结的少年时代,回想起来,心头不觉多了几分惆怅。

或者说,几分愧疚。当我从唐诗宋词里知道雨是千姿百态的时候,我的眼眸开始染上一抹忧郁的色彩。记得是高一暑假,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父子二人倚在门边,望着门外的倾盆大雨,父亲忽然眉头紧蹙,一个劲地埋怨我:“四儿,就是因为你读高中,不肯在家耕田种地,我们家里才盖不起楼房!你还害得你哥讨不到老婆!你看,这老瓦房下雨天到处漏水,谁肯嫁给你哥?你说说啊!”在一片哗啦啦的风雨声中,父亲低声说的话却能一字不漏的传进我的耳里。我嘴唇动了几下,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觉自己委屈极了。后来我一个人跑到阁楼上,呆了一个下午,倒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真个识尽了愁的滋味。父亲的埋怨,破旧的老屋,故乡的雨天,无不使我忧郁,甚至憎恨。

待我可以从容面对故乡的雨天,已是建了新宅后的事情。依旧是个雨天,父子二人倚在新宅门边,还散发着油漆味的门边,望着滂沱大雨,父子二人很是高兴,不约而同地说,这场大雨下得真及时!

连续大旱了两个多月,田地里的庄稼奄奄一息,一场大雨突至,简直就是一种福泽。我有什么理由憎恨故乡的雨么?没有!

我应该为早年对于父亲、老屋及雨天的憎恨而愧疚吗?应该!毕竟,我早些年所憎恨的东西,叫作贫穷。与父亲、老屋、雨天无关。

“四儿,夜里冷,你多拿一床被子盖在身上……”父亲沙哑的声音从新宅里传出来,穿过雨帘,一字不漏的落在老屋的阁楼上,我又一次听得清清楚楚,侧身,看看屏幕上的时间,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

四、亲不亲,故乡人

几乎听了一夜的雨。

次晨醒来,还没起床,就已听到大表哥在楼下大声嚷道:“老四,快点起床!到我家里帮我杀年猪!”他的嗓门还真不是一般的大,竟把左邻右舍的狗惹得狂吠不止。

我出了门,才知道雨已停了,空气甚是清新,原野经过一夜小雨的滋润后更显得绿意盎然。在去大表哥家的路上,大表哥一直走在我前面,我望着他的背影时,心里泛起一种怪怪的感觉——若论年纪的话,这个大表哥足以当我的父亲,他儿子只比我小七个月。除了哥哥,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人就是他这个大表哥。却不料,长大后我最喜欢亲近的人也是他这个大表哥。可惜我无从得知,这大表哥每次与我喝酒喝得面红耳赤,勾肩搭背时心里是否有过一番感慨?想当年,拖着两条青油油鼻涕的我没少被他呵斥:“你不把鼻涕弄干净,休想拿我家的碗吃饭!”

“啪——嘣……”几个顽童放的鞭炮爆炸声,将我思绪拉回现实。我抬起头来,才发觉自己距离大表哥甚远,当我赶到他家院子里时,肥大的年猪已被几个人抬放在一条长凳上,嗷嗷叫个不停,只见一人手执尖刀,往猪的颈子下一捅,真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接着,一阵欢呼,小孩子满院子跑,几只狗互相追逐、嬉戏,宰杀年猪的人憨厚地搓着双手,笑着接受众人的称赞,这时我就被大表哥安排烧开水,生火煮大锅饭。

共 964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感人的文字,叙述流畅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感人。文章叙述一次回乡的经历,村子里那些熟悉的身影,引起了作者的深情回忆,回忆故乡、回忆童年、回忆亲人……蕴藏在作者心底的离愁别绪在文字中充分的展现,感人至深。这篇近万字的散文,篇章结构合理,每章都很精彩,也都紧扣主题。好文,共赏。【:秋觅】【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07:45:40 很美的文笔,叙述回乡的见闻和感悟。

欢迎参加【乡愁】征文活动,我打95分。

回复1楼文友: 09:07:52 谢谢秋觅先生不辞劳苦地及点评拙作。

于此,遥祝先生健康、阖家幸福!

2楼文友: 07:46:14 本次【乡愁】征文活动,所有作品仍是全员同步打分、点评,具体说明如下:

1、实行百分制,分三段:一般作品分;较好作品分;优秀作品分。

2、每一位读者在认真阅读全文后,即可在文章下的跟评中,给出打分和点评,审核的编者按视同点评,可以直接在文章下的跟评中,给出打分。

详情见春秋论坛:【春秋征文】 乡愁 主题征文活动( 参赛作品集锦详见帖子一楼)专贴:

楼文友: 08:0 :42 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乡亲们。这篇 何人不念故园情 读了感动人心。语言朴实精炼,叙述筒洁而明了。向远方的文友问声好!祝远方文友万事如意!

回复 楼文友: 09:11:45 谢谢宏声先生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拙作,及给予肯定。

于此,远祝平安、诸事顺意!

4楼文友: 09: 0:21 赏读佳作,深受感动。文中小标题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独立成章,又衔接自然,引人入胜。语言朴实无华,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思乡情。问作者好!祝书生创作愉快!

98分呈上。

回复4楼文友: 10:06: 谢谢青叶文友精彩的点评,以及肯定。临近春节,在此提前祝您春节愉快!生活幸福、美满!

5楼文友: 10:15:42 文章运用小标题,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其一,愚昧的观念,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的苦果。其二,父亲酿的米酒,苦涩难咽。其三,老屋阁楼上听冷雨,阴冷潮湿,浮想联翩,一夜未眠。其四,亲不亲,故乡人,昔日爱训人的大表哥,不计前嫌,热情邀作者帮忙杀年猪,一起过年。文章以一个情字,通过一连串现今场景和往事场景的表述,贯穿于全文始终。文章主题突出,内容围绕主题,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作者文笔自然而洒脱,将每个段落内容的情感,表述得酣畅淋漓,感人至深。拜读佳作!问好作者!98分呈上

回复5楼文友: 10: 8:56 谢谢刘恋晨昏阅读拙作,及做了十分精彩的点评。

心里甚是感动。

于此,祝北国的刘恋身体健康、创作快乐!

6楼文友: 12: 8:27 文笔细腻,感情厚重,娓娓叙来,情真意切。如岁月酿制的一杯酒,有甘甜,有苦涩,有辛辣,有酸楚,各种滋味混杂在一起,令人心头百感交集。温馨着作者的温馨;惆怅着作者的惆怅,耐读耐品。祝好作者!98分向作者致敬!

回复6楼文友: 1 :00:17 谢谢文友来访,欣赏拙作。

于此,远握!

遥祝文友生活中事事顺心、写作愉快!

7楼文友: 1 : 4: 7 拜读了书生哥哥的文章,深深感动了我。讲述了回忆家乡的点点滴滴还有童年的时光和亲人们,您品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妹妹在远方问候哥哥。98分呈上。

回复7楼文友: 15:02:14 谢谢慧儿来访,及点评哥哥的小文。

北方冷,慧儿可要注意保暖!好好照顾好自己啊!

8楼文友: 19:55:18 亲不亲,故乡人。故土难离啊,即使离去了,也是一辈子的牵挂呀。

回复8楼文友: 22:50:0 也许,炊烟袅袅的乡村傍晚总比城里华灯初上的夜晚更富有温情吧!

回复9楼文友: 22:52: 谢谢程老师肯定拙作。

下回若再去重庆云阳看望家姐,到时一定登门拜访程老师。

于此,远祝平安!

10楼文友: 00:07:21 拜读大作,真切感人,洋洋洒洒,荡气回肠

98分。 信手三两笔 勿失真性情

回复10楼文友: 00:20:20 谢谢文友抽空阅读拙作。

于此,握手。彼此一起追求进步!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好

中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尿酸高的原因是什么
孕妇钙片有哪些牌子的好
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中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