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05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以专门篇章研究论述有关水利方面的著作真可谓凤毛麟角,影响后世比较大的屈指可数的也就是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北宋沈立的《河防通议》和清康熙时由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纂辑的《行水金鉴》等书,与之其他著作相比何止相差千万。

虽然古代有关水利方面的论述不少,但零散片语不成篇帙,大多散见于正史之农桑篇,还有孔子、孟子、荀子、庄子有关对水的论述,以及明清治水官员之信札、奏章之类的文献当中,以专门成系统全面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中国水利发展史姚老可以说是第一人。也正是姚老积多年之研究和总结才填补了我国水利发展史的空白。姚老的著作,一方面较为详实地总结和回顾了我国上自大禹治水,下至晚晴河运的基本脉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如何治水、调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姚老著作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我国水利发展史,更为重要的是他发起了对水利史方面研究的先河,为今后我们继续在水利研究中做出了表率,为年轻人在水利研究上铺平了道路。

姚汉源(191 -2009),山东巨野人,19 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 年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6 年奉调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82年由他发起创立了中国水利发展研究会。可以说姚老的一生几乎都在从事水利教育和研究工作,他著作等身,特别在水利研究方面享有盛誉,其著作《京杭运河史》、《黄河水利史述要》、《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等更是为其在水利研究方面奠定了权威地位。姚老是一位为人谦虚治学严谨的人,正如其在书中自序所言:“五十年来,虽东西奔走,十之七八的时间搞其他工作,但十之二三时间,还是读些水利史,时间长思索考虑较多,但用力既寡,造诣必然浅薄”。不可否认,我们在水利史研究方面的人才确实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史实文献资料较少,另一方面是水利史研究较为枯燥乏味,所以导致在水利研究方面的人才匮乏。我们今天已经认识到了研究水利发展史对于今天治水、防洪以及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治水理念和方法,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我们在今后更好的治水调水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对水利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也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换,环境如何不同,我们对水的认知从古至今是一样的。自大禹治水便总结了水只能疏导而不能堵塞的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之,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以上大概都是说水性,以水喻人,以水比喻做人的道理,这些古代治水、论水的典籍是我们当今水利工作者都应该熟读精思的。其实,思考治水思路和方法不仅对于水利发展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从中得到人生启迪。最著名的一句关于水的论述是《荀子.王制篇》中所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引申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端。

研究古代典籍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如果要对其有兴趣也就不会感到倦意,清代朝萧抡《读书有所见作》中说:“一日不读书,胸臆不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和旺盛的学习斗志,要向姚老学习他那“从壮到老,常以当年学生心情对待这一学习”的精神,始终抱着小学生的态度,去钻研古代有关水利典籍,从中寻找和发掘宝贵治水经验。

全书共计七章,从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水利史和研究水利史的现实意义,再到水利史自夏商周到晚清治水、航运、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发展概况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特别是书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文献资料,还有治水、防洪理念,都是我们从事水利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课题。水利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研究水利发展史对于国家发展经济,造福子孙后代是大有裨益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姚老可以说是有先见之明的,他说:“水利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代的能源、用水、水运、交通等等水利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工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关系和互相促进、制约的规律,不能不探寻历史,这些关系和规律是制定战略性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姚老的准确论述是得到了印证,从近些年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看,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也就证明了我们研究水利发展史的正确性。

姚老年逾九旬,仍然笔耕不辍,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关水利方面的资料和著作,更重要的是他为水利发展史研究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后来者指明了研究方向,他那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治学态度和谦谦君子求真务实的为人,都是我们水利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作者刘巨华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水务局

共 204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姚老的简历,通过本文章第三自然段,我们可以洞悉得到。最后一个段落,总结全文,歌颂了姚老的毕生事迹、工作精神。感谢投稿江山文学站!祝福:冬日静好!遥握!【:吕艳】

1楼文友:201 - 18:00:05 古代典籍,读之,可以促进人类发展。问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长春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防城港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武汉民生眼耳鼻喉医院医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