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呀呀呀呀呀呀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09
“哇呀呀呀呀呀呀!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若惊雷山响谷应。吼声方落,便见曹军一阵骚乱,一名将军肝胆俱裂坠马而亡……欲知后事如何,下回自有分解!”啪!醒木响过,散场。听书的人们意犹未尽,纷纷笑骂说书先生吊人胃口。
说书的老先生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右腿略瘸却腰板挺直,老先生名叫夏清风。夏先生说书技艺得自家传,据说从前他的老爹说书水平在方圆上百里若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要放到现在,若经过包装炒作宣传,那就是明星艺术家。
想到老爹,夏先生心里就五味杂陈难以平静。夏清风的娘死得早,爹爹从小疼爱他呵护他,教他说书教他做人,一字一句领他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那时候正是抗战时期,爹爹几乎对夏清风是一日三训,训导儿子做人要学文宰相,千万莫做卖国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爹爹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可不曾想,言犹在耳,爹爹却当了汉奸。夏清风的右腿就是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打残的,因为他是汉奸的儿子,没有被摧残致死已属万幸。
夏清风的爹爹因为说书生动形象,被当时盘踞县城的皇军副司令叫什么冈川的派人“请”去说书慰劳皇军。据说老爹当时就受宠若惊满口答应,屁颠屁颠跟着带他的士兵进了县城皇军司令部(这是后来夏清风听本村人说的,自己并未亲眼目睹)。但夏老爹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皇军消息封锁得紧,夏清风想尽办法也没打听到爹爹的下落。日子久了,乡亲们开始对夏清风爹爹的去向议论纷纷,虽然众说纷纭,但舆论却明显对夏家不利。
“听说啊,夏老头管日本人叫爹,被皇军送到日本去了。”在地里干活的时候,铁娃子神秘兮兮地告诉另外几个同伴。
“到日本去干嘛?”二柱子有点惊讶。
“夏老头说书好听,日本人也喜欢听呗!听说夏老头到日本是专门为日本皇上说书的,那个皇上还赏个日本老娘们给他做老婆呢。”铁娃子振振有词,像亲眼所见似的。
“说书还能说到日本去,还能娶个日本娘们,夏老头真是艳福不浅啊,唉,我怎就没个能说会道当汉奸的爹呢?”二柱子挤眉弄眼揶揄道。
一旁的狗蛋插嘴道:“二柱子你别听铁娃子胡说八道,夏老头啊并没有到日本去,他被……”狗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见铁娃子和二柱子一副心急的样子,狗蛋放低声音说:“我告诉你们可千万别说出去啊,我表哥是地下党除奸队的,前天我听表哥说除奸队秘密潜入皇军司令部,成功处决了一名汉奸。我猜这汉奸十有八九是夏老头。”
“做人不能忘本啊,夏老头晚节不保,这是自作自受。”另外的人纷纷附合。
一时间这些传言有板有眼越说越真,渐渐传到夏清风耳朵里。。夏清风当时年轻气盛,为老爹的事与人打了几次架,可他越激动别人就越认为他爹当汉奸的可能性越大。“皇军给了他家什么好处也说还定呢!”有人又开始猜测。
夏清风说什么也不相信爹爹会当汉奸,他记得爹爹说过的每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爹爹最喜欢这么说。
他更清楚记得维持会长用枪指着爹爹的头,威胁他宣扬大东亚共荣的时候,爹爹义正辞严宁死不屈的凛然气概:
“真是笑话,大东亚共荣?日本人到我们中国来共荣?嗤!我堂堂中华竟然需要蛮夷小邦共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夏老爹连挖带讽。
维持会长用枪指着夏老爹,奸笑道:“夏老头,这是皇军看得起你。乡里乡亲的我奉劝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当心老子崩了你!”
夏老爹面对枪口从容不迫,对维持会长喝道:“同是中国人,我也奉劝你一句,做人莫做卖国贼,你这样的人死了都是进不了祖坟的,简直给祖宗丢脸,我呸!”
要不是皇军假惺惺想做出亲民的姿态,夏老爹肯定得命丧当场。这样的爹能当汉奸吗?夏清风怎么也不相信。可爹爹一去不归,乡亲们的议论却是越加活灵活现,无奈之下夏清风只好搬到几十里外的另一个乡镇,耳不听心不烦。故土难离,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县城,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他又能到哪里去。
因为是汉奸的儿子,夏清风终身未娶。他传承了爹爹的说书才艺,站上讲台醒木一拍,他完全变了个人,全身心投入,说啥像啥,令人叫绝。在精神物质双匮乏的年代里,凭一张巧嘴倒还能养活自己。可爹爹的生死一直是他心里的谜,爹爹当汉奸的事一直是他心头的痛,不澄清事实,夏清风死不瞑目啊!可抗战早就胜利了,都过去了几十年,他自己也从小伙子变成了花甲老人,这谜,还能解开么?
“爹爹啊,你在哪里?”夏清风经常夜半醒来暗自问天,天不语。
“爹爹啊,我相信你绝不会当汉奸,你是儿子心中最正义的榜样啊,你不是汉奸。”夏清风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可“汉奸的儿子”这顶沉重的帽子压得夏清风一辈子抬不起头。
那一年,乡里组织文娱团到县里慰问退休老干部,夏清风老先生有幸成为文娱团一员,随团进了县委大院。
县委大院还未来得及重建,仍保留着从前被皇军占领时的原样。退休老干部们大多是经历过战争炮火的,夏清风特意选了《戚继光抗倭》的片段开讲。蹬上讲台,夏清风心潮起伏,当年他爹就是走进了这座院子而被人冠以汉奸的罪名。如今他也站在了爹爹当年站过的地方,可他自豪啊,他是堂堂正正为功臣们说书!
“啪!”醒木一响,夏清风老先生容光焕发双目如电,“话说明嘉庆四十年,中华东南沿海倭寇猖獗,焚烧淫掠无恶不作……浙江福建两省居民深受倭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啪!”夏清风再拍醒木,声音激昂慷慨:“果真我中华无人乎?非也!大将军戚继光请缨出击,率领戚家军,大摆鸳鸯阵………究竟戚将军如何斩倭擒寇,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段传奇式的开场白立即吊起了听众的胃口,这是夏清风说书的技巧。夏老先生激动又满意地喝了口水,正欲续讲,台下听众席忽然有人喊了声:“且慢!”
夏清风抬头望去,见听众席里站起一位须发苍苍胸佩勋章的老干部。老干部拄着拐杖颤巍巍走到夏清风面前,对他细细端详良久,略带激动地说:“先生的样貌与说书口气,令我想起一个人来,请问四十年前本县有个说书人,名叫夏寒月,你可曾听说过?”
“夏寒月!”夏清风心里咯噔一下,平静的心潮又澎湃开来。夏寒月,不正是爹爹的名字么?虽然这么多年这名字早被人遗忘,但夏清风日日夜夜都在心里念叨,这名字,曾是他的骄傲,这名字,却给他带来了一辈子的耻辱。
能承认么?夏老先生非常矛盾,虽然文革的噩梦已远,但他终生难忘。爹啊,想还到还有人记得你这个“汉奸”的大名,更想不到儿子在同一个地方依然得承受你留给我的耻辱。唉,我夏清风一世清白问心无愧,该怎样就怎样吧!
“他是我爹。”夏老先生无力地说。他甚至闭上眼睛,不敢想象接下来会遭受多少讥笑唾骂。
“天哪!同志们哪!”老干部挥舞着拐杖大喊:“同志们快来看哪,这是英雄的儿子啊!”老干部竟然激动得语无伦次老泪纵横,台下立即走出几位老人涌到台前,哗啦把夏清风围在中间。
“这唱的哪一出?”夏清风不知所措,一时懵了。
“啧啧啧,”领头的老干部一边端详夏清风,一边称奇,“活脱脱当年夏寒月先生的模样,你爹可是了不起的英雄啊,他正是说了这段《戚继光抗倭》被皇军杀死的,一条好汉啊!”
“我爹是英雄?他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他不是汉奸?”突如其来的消息令夏清风摸不着头脑,同时他的内心又一次翻腾得厉害。太突然了,一辈子被人称为“汉奸的儿子”,忽然有人说他爹爹是英雄,夏清风有种做梦的感觉,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究竟怎么回事?老伯,不,领导,请您告诉我……”夏清风紧紧握住老干部的手,身体微微发抖。
老干部走上讲台,为在场所有人还原了四十年前夏清风的爹爹夏寒月为日本人说书的真相:
夏寒月担心家人遭敌毒手,不得已答应为日本人说书,自从进了皇军司令部他就没打算活着出来。“生得平凡,绝不能活得窝囊。做人当学文宰相!”
夏寒月有备而来,为日本人说的正是《戚继光抗倭》。刚开始皇军听不懂,还吆西吆西乱叫,后来,老先生越讲越激愤,“戚将军独创鸳鸯阵,打得倭寇死的死亡的亡哭爹又喊娘,残敌如丧家之犬夹着尾巴逃进东海,数十年不敢正视我中华大地!而今的中国,竟又是豺狼横行鼠虫遍地,我中华果真无人乎?”
夏老先生拍案而起:”每个有良知的同胞们,每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何惧倭贼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寒月慷慨的话音如虎啸龙吟震荡人心,他怒目圆睁,举起醒木愤怒地砸向皇军副司令官冈川,骂出了生平第一句粗话:“我操你姥姥!”
冈川额头被醒目砸中,血流如注,恼羞成怒之下残忍地拔刀杀死了说书人夏寒月。
重提旧事,这位老干部唏嘘不已:“可敬夏寒月先生一介书生,其民族气节令我等汗颜哪!老先生身中数十刀而屹立不倒,我终身难忘啊!”
夏清风陡闻爹爹惨死皇军之手,几欲昏厥。
老干部继续说道:“惭愧啊,那时我身为伪军连长,亲眼目睹夏先生为国捐躯而不能相救。但先生的慷慨陈词深深令人震撼,前思后想,我终于决定带领兄弟们起义投诚,”老干部抚摸着胸前的勋章,无限感慨,“夏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楷模啊,如果没有先生作榜样,也许我们迟迟不会醒悟,也许会永远成为人民的罪人啊!”
“同志们,立正!向英雄的后代致敬!敬——礼!”老干部与几位同样老态龙钟的老部下瞬间身躯挺得笔直,齐刷刷对夏清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场意外的插曲把慰问演出推向了高潮,掌声如潮水般爆发。
夏清风喜极而泣:“我爹不是汉奸,他是英雄,他无愧于祖国和人民!”仿佛,他看到了那年那日,就在这个地方,爹爹怒斥侵略者为国捐躯的豪壮。夏清风老先生不由意气风发热血沸腾,举手一拍醒木,朗朗开讲:“……但见抗倭名将戚继光如天神一般,身先士卒杀进贼群,大刀挥舞贼首乱飞,将士们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倭寇顿时溃不成军望风而逃……”
台下轰然叫好,夏清风老先生更是须发怒张激荡风雷,“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热血男儿在此,谁敢犯我中华!”铿锵的吼声在整个大院回荡,余音久久不绝。
共 8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清风抚寒月,两代说书人》这篇小说讲述了夏寒月和夏清风父子两代说书人感人故事。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父亲夏明月说书技艺名传百里,作为儿子的夏清风自幼就深受父亲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不料父亲因说书出名,在鬼子的威逼之下为鬼子们说书,身为民族气节的父亲在穷凶极恶的鬼子面前表现得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在说书中间将民族英雄的故事与日本侵华巧妙结合起来,情绪激愤时用醒木砸向了鬼子,夏明月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无疑,说书的父亲是一个令人赞叹、敬佩的民族战士、抗日爱国英雄。说书人讲述着历史上的故事,而历史又在演绎着那些悲惨的故事。作为说书人的儿子,在文革当中蒙受父亲的“汉奸”之冤,一条腿都被打断,成为一个残疾人。为了躲避关于父亲的那些流言蜚语,儿子不得不离乡背井,远走他乡,因为不白之冤,儿子竟连个老婆也没讨上。父亲说书被日本人杀害,满头白发的儿子在说书时,还原了父亲英勇就义的真相,还原了英雄本来的面目。这是故事的巧合,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英雄的父辈含冤已去,蒙冤已老的儿子依然说书,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来儿子一直相信正直的父亲不会当汉奸的判断是对的。父亲的冤情得到昭雪,儿子蒙冤以至双鬓白发。历史的冤案,黑白的颠倒,岂是儿子那一声心酸的泪水就能了结的?小说揭示历史对人的命运的不公,政治斗争对人性的摧残与迫害。主题深厚浓重,人物刻画准确生动,故事合情合理。这篇小说警示我们对与历史的反思,本篇实为佳作,倾情推荐。感谢作者赐稿!【山水神韵:九井居士】【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0:46:42 一场文革造成了两代人命运的悲剧,这既是人祸,更是泯灭人性的政治斗争所致。很值得深思的一篇小说,在此感谢侠心用心之作,更期待佳作呈现!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1楼文友: 21:0 :59 感谢居士精彩绝伦的编按,此篇拙文我是一改再改后定稿的。初稿是写我小时候喜欢听夏先生说书而引出夏先生的故事,文中 我 的戏份较多,洋洋万言字甚觉冗长,后砍掉 我 的描写,删减到三千字想改成微小说,感觉压缩太过,有的地方确实不能删,思量再三,就成了这样的小说。希望居士指出不足,共同学习进步。
2楼文友: 21:26:27 这篇小说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儿子得知父亲的悲壮惨烈之后的哭声的苍凉、幽怨还可以发挥。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2楼文友: 22: 9:5 曾是万字有余,都砍了。对于该写的与不该写的,我还是把握不住,谢谢居士提醒。
楼文友: 14:12:07 话说此篇选材不错,故事情节起伏,悬念迭起,高潮部分揭开谜底戛然而止,文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可圈可点!很耐读的小说,侠心的文笔进步很快!细节描写和场景烘托还要下功夫!加油!
回复 楼文友: 14:57:22 听秋实姐的话,走稳当之路。写文章没有捷径,只能在锻炼中提高。愿姐姐经常指点,弟受教!
4楼文友: 17:25:21 祝贺下心佳作加精!期待更妙美文!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4楼文友: 18:57:01 居士编按为拙作增色,由衷感谢!加精不是目的,但既然站给文章划颁等级,我不能免俗,能加精还是倍感欢欣。
5楼文友: 17:29:4 写得非常精彩,读来文字干净利索。
回复5楼文友: 18:58: 4 细节描写不够,无米之炊勉强为之,希望风筝文友多提批评意见。
动脉堵塞的治疗方法泰州治疗牛皮癣方法
小儿感冒发烧吃什么药
- [心情日记]7连胜的范廷钰李轩豪闯进烂柯杯总决赛!明天争冠!
- [心情日记]人生很短,哪来的那么多来日方长,珍惜眼前的一切,做自己喜欢的一束花的仪式感 花艺教学 花艺培训 烘焙
- [心情日记]首部双女主剧退去,赵丽颖搭档李沁,更有许凯强势加盟
- [心情日记]热门 抱怨是最浪费力气且没用的事情。 内心强大,是抗击一切痛苦的前提。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在当下。
- [心情日记]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靶向疗法策略如何?南京医科大姚宇锋:推荐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双靶向疗法联合化
- [心情日记]重庆70岁嬢嬢在山上卖豆花饭,8元一碗随便吃掉,还是40年前的味道
- [心情日记]益康耳穴:口腔溃疡久难愈?这个方法你还不明白?
- [心情日记]朝阳区公布新增效用点位,涉及餐厅、超市、KTV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