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家散文最好的点心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08

有的时候,人们吃东西,不是因为肚子饿。

就好像各种节令食品那样,人们吃它们,是为了纪念某个节日。元宵节到了,就要吃汤团;中秋节到了,就要吃月饼;清明节到了,就要吃青团……

这两天到了端午节的假期了,人们又可以捧着粽子大快朵颐了,各种形形 的粽子充斥街头。

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

就好像,我只要一吃面饼,就会想起我的外婆。

面饼,在我心目中,是世上最好的点心。

我说的面饼,就是普通的面饼,面做的饼。

必须承认,有的时候,中国人是喜欢夸张或者是言不符实的,给食品取名字,也是如此。比如,我听说有一道叫“龙虎斗”的粤菜,其实里面既没有“龙”,也没有“虎”。所谓的“龙”,其实是“蛇”,而所谓的“虎”,其实是“猫”。这个恐怕就是夸张到了极致了吧。还有,当年的慈禧太后,据说她吃的窝窝头,可不是普通的窝窝头,而是用栗子面加上白糖做成的一种类似窝窝头的小点心。

但是,我说的面饼,它真的就是用“面”做的饼。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却又的的确确觉得,我所说的面饼是那样与众不同,因为,这面饼,是外婆亲手给我做的。

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每天早上,外婆都会亲手给我摊一个面饼,作为我的早点。

每次,她都会在碗里舀上一小勺面粉,然后加入水,细心地调成糊状,然后打开煤气,在炒锅里倒上一点油,等待油锅烧得滚烫,再把面粉糊全部倒入锅中,用铲子把面粉糊摊开,让它成为一张均匀的饼状物。在烘烤了一阵之后,将面饼翻过身来,再去烘烤另一面。这时候,面饼已经不是原来白花花的那一团面疙瘩的样子了,而是成了油汪汪、金灿灿的模样,好看极了。

我喜欢听面粉倒入油锅里那“唰啦”一声的声音,我也喜欢闻面饼出锅时那喷香的气味,我更喜欢大口大口地咀嚼外婆给我摊的面饼。

“外婆,外婆,啥声音那么好听啊?”

“外婆给你摊面饼,面糊放到锅子里的声音啊。”

“外婆,外婆,啥味道那么好闻啊?”

“外婆给你摊面饼,香喷喷的面饼出锅啦。”

“外婆,外婆,你做的面饼,怎么这么好吃啊?”

“小云喜欢吃,外婆每天早上给你摊面饼做早饭,好不好啊。”

“好啊,好啊!”

我非常佩服外婆。

首先,我佩服她每次都能只用铲子就把面饼摊得这么圆,这么均匀。

其次,我佩服她可以把这么一团面糊糊,摊成这么金灿灿、香喷喷的面饼。

第三,我佩服她可以如此准确地把握好时间,在我起了床,刷牙、洗脸之后,热气腾腾的面饼就正好摆在了我的面前,让我解馋。

年幼的我,已经懂得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所以,根据上面的三条论据,我推理出了这样的一条结论:外婆摊的面饼,是世上最好吃的点心;外婆,是待我最好的人。

所以,每天早上,是最美好的时光,我和外婆一起,看她摊面饼,然后,和她一起吃。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做梦都想不到,下面的这件事情,也是我做出来的。为此,我将后悔一生。

那一天的早上,我的心情特别不好,因为我昨天带回家的算数考卷,成绩十分差,所以,爸爸、妈妈骂了我。

一晚上,我都很难受,所以,一直都没有睡好。

早上的时候,外婆照例给我摊了面饼,招呼我说:“小云,快来吃吧,香喷喷的面饼,又出锅了。”

可是,我的心情却一点都不好,我还没有从考试失利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没处撒气的我,就把气撒在了面饼身上,不,是撒在了外婆身上。

“天天都吃面饼,一点儿都不好吃,我吃腻了。”我撅着嘴说。

“小云,你不是很喜欢吃面饼的吗?”外婆很困惑的样子。

“可是,我现在不喜欢了。”我无理取闹。

“乖,小云,喜欢吃什么,外婆去买。”

“我,我要吃小笼馒头。”

“好好好,外婆去买。”

看着外婆蹒跚地走到门口,我的心突然一痛,本来嘛,这不关外婆的事情,是我自己考试没有考好,可是,我却把气撒在了外婆的身上,难道要外婆一把年纪了,这么早,就颠颠地跑出去,给我买早饭不成?

可是,虽然我的心里这么想,可是我的嘴里却依然没有服输,于是,我说:“好了,好了,还是不要去买了吧,我要去学堂上课了,等你买来,我该迟到了。”

“那小云乖,吃面饼啊。”外婆回转身来,依然是慈祥地笑着。

我拿起面饼咬了一口,嘴里却依然嫌弃地说:“一点也不好吃,油那么大,太油腻了,我不喜欢。”其实,油汪汪的面饼,一直都是我最喜欢吃的,我只是故意这么说。

“小云,面饼,就是要多放点油,才好吃啊。”

“一点味道也没有,淡死了。”其实,外婆放了很多绵白糖,面饼甜滋滋的,我最喜欢吃甜的东西了。这一切的挑刺,都是因为我的任性,因为我的无理取闹。。

“是吗?我放了很多绵白糖的啊。”外婆疑惑地说。

我气哼哼地把面饼扔回到碗里,抓起书包说:“我不吃了,我要去学校上课了。”

说着,也不顾外婆的阻拦,我背着书包就走出了家门。

这一天,我在学校里很快乐,很快就把早上的不愉快忘记了。

傍晚,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一到家门口,就叫道:“外婆,我回来了”,像平常一样。

可是,外婆却没有像平常一样,笑呵呵地开门,把我迎回家,问我在学校里开不开心。

门紧闭着,我敲了两下门,没有人回应,我有些着急了,在门口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外婆不是应该在家里的吗,为什么,她不来给我开门呢,难道,她真的因为早上的事情生我的气了不成?

这时,邻居阿婆看见我回来了,便拉着我的手,焦急万分的说:“小云,你回来了啊。我跟你说一件事情,你别急啊!”

一种不祥的感觉,笼罩着我的心头,难道……

“唉,你外婆住医院了。”

“怎么,怎么会的?”我焦急地问。

“唉,她今天上午的时候,到你家阁楼上去帮你拿被子,她说,这两天天气转凉了,小云睡觉要冷了,所以,她要去帮你把厚被子拿下来。可是,在下阁楼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就从阁楼上摔下来了。”

“什么?”我的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救护车来了,把你外婆送去医院了,你爸妈也都在医院。中午的时候打过回来,说是让我帮忙照顾你,给你准备晚饭,听说,你外婆是脑溢血发作,才会这样的……”

后面的话,我都没有听清楚。

都怪我,如果我没有考砸数学,就不会被爸妈骂;如果我不被爸妈骂,就不会心情坏;如果我心情不坏,就不会跟外婆找茬;如果我不跟外婆找茬,外婆就不会因为想更好地照顾我,就去阁楼拿被子;如果外婆不去阁楼拿被子,就不会摔下来;如果外婆不摔下来,就不会脑溢血……

后面的,我不敢去想了。

太多的如果,不祥的预感。

也许,这就是大人们说的什么蝴蝶效应吧。

我在儿歌书上看过一首外国的民谣,说的是:“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老师说:这首儿歌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可怕的连锁反应。

是的,连锁反应。

这可怕的连锁反应,我很不幸地,看到了它的最后一环。

如果,如果外婆没有脑溢血,她就不会过世!

那天,在邻居阿婆家呆了没有一会儿,爸妈就回来了,我焦急万分地迎上去,希望听到一个好的结果,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两张阴沉的脸。

也许,不用他们亲口跟我说,我也已经知道答案了。

可是,当我从爸妈口中亲耳听到外婆已经过世的消息的时候,我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耳朵里瞬间传来了“轰”的一声巨响,渐渐地,我的头脑开始迷乱起来。

死了?外婆死了?这,是真的吗?

外婆说过,人死之后,便是去了那个世界,便再也不会回来了。也就是说,外婆,她就这样丢下了我,去了那个世界,她再也不会陪着我了。她再也不会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再也不会给我做新衣裳、新鞋子;再也不会在夏天打着扇子给我扇凉;再也不会在清晨早起给我做面饼……

再也不会!

今天早上,她还是健健康康的;今天早上,她还能把锅铲敲得叮当响;今天早上,她还能给我做面饼……

今天早上!

今天早上,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时间了。它,隔绝了我和我的外婆,让我和她从此以后阴阳相隔,永不相见。

所以,我永远诅咒“今天早上”!

我跟着爸妈去医院,见外婆最后一面,从家里到医院,一路上,我的眼睛都是模糊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什么都没有看清楚,只在最后,看清了医院墙上的那个红十字。

血红的十字,触目惊心。

医院里,外婆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身上盖着白被单。她已经永远都忘记了该怎样去呼吸。

我想起了外婆对我的好,我又想到,今天早上,我还因为一张面饼的事情,和外婆争吵,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抽痛起来,眼泪再一次不由自主地无声流淌,流成了河,聚成了海,淹没了我的心。

这一天的夕阳,依然顽固地挂在天边,通红通红的,映照得周围的云彩也是红彤彤的。云彩,那应该是很轻盈的啊,可是,在年少的我的眼中,那上头好像压着千钧的巨石一样,慢慢地向下坠着、坠着,就好像我的心一样,沉落到底。

突然间,太阳坠入了天边的乌云里,竟然把乌云染成了紫檀色,那颜色,竟然像是外婆紫绀色的嘴唇。

一时间,眼泪再次喷涌而出。

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无心说话,嘱咐我早些睡觉。我鬼使神差地走到厨房里,打开了碗橱,我看见了,里面赫然放着一只碗,碗里面放着一块面饼,一块只咬了一口的面饼。

如果可以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一定不会再和外婆吵架;如果可以再回到原点,我一定和外婆甜甜蜜蜜地把面饼吃完。可是,人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人生没有“如果”可以讨价还价。所以,自己酿成的恶果,只能自己承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这个瞬间,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蜕变成蝶。

我的手里,还拿着那张面饼,早上外婆亲手给我摊的面饼。它已经变得冰凉。我紧紧地把它抓在手里,猛地一口咬下去,我再也不嫌它味道淡了,我再也不嫌它油太重了。

泪水滴落在我的唇边,我咀嚼着面饼,连同我的眼泪一起,吞咽下肚。

一张甜面饼,我竟然尝到了苦涩的味道,苦涩的,是我的眼泪,还有我滴血的心。

我的手,轻轻撕开面饼,里面是嫩白色的芯子,我缓慢地,把面饼塞入自己的口中,缓慢地咀嚼。这是外婆为我摊的最后一张面饼,吃完了,就再也没有了。所以,我要仔细地品尝,这世上最好的面饼,外婆摊的面饼。

我的心里酸酸的,我的眼睛里也是酸酸的,就连鼻子里也是酸酸的。我把面饼放在鼻边,仔细地嗅着,面饼已经放了很长的时间,它的气味早就飘散了,可是,我却分明闻到了,闻到了……

一瞬间,我仿佛闻到了外婆头上的发蜡香;我仿佛闻到了外婆手心上的洗衣粉味;我仿佛闻到了外婆摊的面饼,那浓郁的油香味。

这软软的面饼嚼在口中,似乎夹杂着外婆那熟悉的气息,它们萦绕在我的舌尖,许久不曾消散。

时间的沙漏一点一点地将我们的青春带走,可是记忆中永恒不变的,依然是外婆给我做的面饼。

长大了,我也成了半个美食家。成了上海滩的小小吃货,我也曾逗留在城隍庙,我也曾流连在吴江路,这些上海著名的美食街上,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我吃过了很多美食,尝遍了各种点心,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吃到过,比外婆摊的面饼,更美味的点心。

中华的美食,世界驰名,别的不说,单说面饼,就是形形 、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厨师师傅做不了的。

面饼,不仅仅是只有“面”就够了的。

比如各种馅饼,把面饼做成夹心的,里面放上肉末之类的各种辅料,香喷喷的,多好啊。馅饼多种多样,馅心除了肉以外,还有放枣泥、豆沙、火腿等各种食物的,多种多样,想放什么,你就能什么。

还有千层饼,用温水,把面和得软软的,将醒后的面团擀成长方形薄片,刷上油,卷成一个个的长条,切成一个个剂子,把每个剂子的两头拧挤起来,按扁,擀成圆型的饼坯。在锅子里刷油,烤成酥脆好吃、层次分明的千层饼。

上海街头常见的葱油饼,在面里放上香葱、花椒等各种作料,将面团擀成圆型薄片,在锅子里烙得酥脆,葱香浓郁,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食指大动。

此外,还有什么煎饼、芝麻饼、发面饼……每一种都是很好吃的,每一种都是香喷喷、油汪汪的。

可是,尝遍了各种面饼,我还是更喜欢外婆给我摊的面饼,白面饼,没有放任何的辅料。

面饼,不仅仅是只有“面”就够了的。是的,外婆的面饼里,不仅仅有“面”,还有外婆对我的一片深深的爱心。

在这个端午节的清晨,我没有剥粽子,而是自己给自己摊了一张面饼。

我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面粉,用水搅拌均匀,学着外婆的样子,“唰啦”一下把面糊糊一下子倒进了滚烫的油锅,啊,多么熟悉的声音啊。

我手忙脚乱地把面团尽量摊开,面团在我的铲子下,成了一个古怪的形状,厚的地方厚,薄的地方薄。我将它翻转,烘烤另一面。很快,我做的第一张面饼出锅了,一张看起来像是怪物的面饼。

于是,我愈加想念外婆了,想念她熟练地把面搅拌均匀;想念她麻利地把油锅烧热;想念她干净利索地把面糊糊倒进油锅时发出的声音;想念她把香喷喷的面饼端到我面前时候脸上洋溢着的慈祥的笑容。

于是,泪水又开始在我眼底荡漾,在我心上蔓延。

我抓起了我摊的那一坨小怪物一样的面饼,想象着,那是外婆曾经为我做过的一种点心。

慢慢地、慢慢地,我把它放进了嘴里,我大口地咀嚼着。

其实,我并不饿。

有的时候,人们吃东西,不是因为肚子饿。

我吃面饼,是因为思念。

在我心目中,面饼,永远是世上最好的点心。

共 527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很多铭刻心底的过往,一一泛上心头,无法忘怀的,是外婆的面饼,那不仅仅是一份美食,是一个慈爱的老人对外孙女的关爱,是外婆一份心烘烤出来的情。人有悲欢离合,不经意间,外婆走了,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人总是要走的,但外婆却是因为“我”,一个不懂事负气的小丫头而走的,这连锁反应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但却在“我”心中铭刻了一辈子,哪怕现在的美食遍地,舌尖上的中国不胜枚举,但外婆亲手摊出来的那张油油黄黄的面饼,却一直是“我”心底的最爱。这是一篇真情的思念文章,简练的文笔,厚重的情感,渗透字里行间,读罢心底一片酸楚。!【:山泉】【江山部精品推荐012062 18】

小孩不停的干咳是什么原因

小孩吃什么治疗干咳嗽

小孩的咳嗽怎么治

小孩流鼻血怎么治
如何微信卖水果
灯盏花制剂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