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粮大县的财政支农经维权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10-26

一个产粮大县的财政支农经

□本报范宁

小麦陆续返青,正是春管关键时节。麦田里一片“韭绿”,已经冒出了五六寸长。

这几天,赵县南柏舍镇徐家寨村的村民李素敏正忙着追肥,一周前,他和农资配送中心谈妥,一次性购入尿素15吨。为了提高种植效率,李素敏今年还准备购买3台套玉米播种机,他的预算是8万元,还有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需要投入16万元。

这样大张旗鼓种粮,李素敏的底气来自那里?

真金白银5年支农逾6亿元

李素敏今年48岁,是位种粮老典型。2005年,李素敏开始通过土地流转承包耕地,从最初的180亩发展到现在的620亩,粮食生产水平也逐年提高。“党的惠农政策给力,农民的粮食增收才有保障。”李素敏扳着手指头给算了一笔账,“从前年开始,咱种的这片地就列入了县里的高产创建示范田,除了各种种粮直补,每年每亩地还有良种补贴小麦和玉米20元,抗旱补贴20元。这两年县里还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亩地大概能节约肥料百十块钱,这样算下来,种上这一亩地,里里外外咱种粮户能从政策获益30多元钱。”

敢于扩产增能,就在于越来越丰厚的种粮收益。去年,李素敏种的粮食亩产达到1175公斤,向国家贡献粮食715吨。按照当时的收购行情,小麦每斤1.3元,玉米每斤1.13元,去年毛利润达到30万元左右。

“种好粮,这是对百姓负责,是对国家负责。赵县是一个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雨量充沛,灌溉便利,耕地面积78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梨果。”赵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刘素杰感慨,都说土地是黄金,赵县人就把粮田看得和金子一样“金贵”。尤其在近几年,赵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项目配套。

农业大县往往是财政小县,但赵县近年来始终坚持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千方百计筹先作好计划资支农。去年,赵县财政收入达到5.513亿元,而过去5年赵县财政累计直接投入农业及粮食生产资金就超过6亿元,年均增长近40%,与此对照,赵县的粮食总产量也从5年前的56.4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69.4万吨。在一些地方为耕地撂荒弃种担忧时,赵县的种粮面积稳步增长,以小麦种植面积来看,从5年前的5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60万亩左右。

种粮大户种下希望奔梦想

中国的地方债规模有可能突破20万亿元甚至更多

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三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夏粮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试点县和农业部首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赵县可谓我省粮食生产的标杆县。

谈及赵县财政支农的心得,该县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最主要举措是抓项目带动,抓高产创建。近年来,赵县相继实施了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玉米良种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国家级优质粮项目,累计发放良种补贴3300多万元、推广种植优质粮400多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近2亿元。其中高产创建示范工程已规划建设了10个百亩示范方、10个千亩示范区、25个万亩示范片,4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带,并将良种补贴、抗旱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等资金进行集中投放。

在去年,赵县粮食高产创建总面积达29.8万亩,带动全县小麦和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507公斤、625公斤,全县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咱们省里财政支农稳粮政策越来越多,含金量越来越高,针对性也越来越强。我们通过统筹政策整合资金,把点线面结合,实现了高产创建的整体推进。”刘素杰这样解析这些投入,比如说“一喷三防”,喷施的地块比普通地块平均增产一成以上,这种投入确确实实对稳产粮丰收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今年,赵县还进一步对种粮大户加大了扶持力度。

“国家不都鼓励在当种粮大户嘛,县里也关照咱,干劲更足了!”据悉,赵县财政今年将对种粮大户提供每亩25元的化肥补助、每亩20元的小麦补助,“这不,农机部门知道我们想买农机,也主动找来,告诉我正在制定今年的农机补贴办法。”

李素敏说,“土地里也能种出黄金,我们相信,凭借自己的双手,借助国家的好政策,粮农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奔向小康。”



安徽妇眼科
盘锦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齐齐哈尔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