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重新认识英若诚了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1-12-10

专门针对夜晚独行的单身女性抢劫。 作者:张文瑾

无意中在书店的新书架上,发现了《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这本书。我非常敬重地拿在手中阅读,一口气读了几个小时。多么熟悉的英若诚先生一下子就变得那么陌生,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叫我们重新去认识英若诚先生,也使我们更加敬重这位人民喜爱的艺术家。我们了解英若诚,是从人艺的话剧《茶馆》、《骆驼祥子》开始的。我们被他的表演艺术所吸引,并知道他是老北京的满族人。从电影《白求恩》中,又知道他的英语非常非常好,会话流利自如。到后来,又知道他当上了文化部的副部长,作为他的戏迷,对英若诚的了解仅此而已。

然而《水流云在》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许多。首先是这本自传的形式是用一种“合作自传”的方式来完成的,是由英文翻译成中文出版的。自传的开始,是从英若诚的监狱生活开始,这不仅不同于诸多的自传体书,一翻开书,就感到离奇。就是这位坐了三年大狱的人,后来又当上了文化部副部长,当今世上堪称少之又少。这样的经历,让主人公本来就传奇的人生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等我们读过英若诚先生的家谱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公子王孙,让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位天主教徒,并知道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就读过多所教会学校后,考入清华大学成为英语专业的高材生。由于酷爱戏剧才进入了艺术界,凭借着他的博学多才,成为了翻译家、外交家,英若诚真可谓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人。

《水流云在》这本书,终于让我们找到了英若诚在他演绎的戏剧中把握角色的灵感在哪里。他生活在那么动荡的年代,又生长在那么复杂的家庭背景下,他的感情是那样的丰富,他的爱好是那样的广泛,他在生活中又是那样的朴实、平易近人。我们始终认为他就是胡同中孩子们喜欢的那位英爷爷。如果说《水流云在》是英若诚的自传,还应该说它也是一本近代史参考书。因为,我们从这里看到了辛亥革命后满清王子王孙诸多生活的写照。这些没落的贵族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着他们的命运,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戏剧、文艺发展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到英若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角色的素材,比如,他在话剧《骆驼祥子》中扮演的刘四爷,就是他从自己的四爷爷身上找到的灵感,在《茶馆》、《龙须沟》中把角色演得那样惟妙惟肖,让人们久久不能忘却他的京味儿艺术。

如果说到《水流云在》存在的遗憾,那就是我们希望这种合作再扩大一些,让英若诚的亲戚朋友多提供一些素材,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英若诚先生。比如说英若诚学生时代的诗集能否公布于众,英若诚的绘画作品能否多发表一些让人们来欣赏。英若诚一生的艺术作品很多,晚年更是他丰收的时期。我们是他的戏迷,尤其喜欢他的京味儿艺术。他那浓浓的京味儿,浓浓的情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心酸,让我们心醉,而更多的是让我们对他的思念。[NextPage]

正向“水流云在”这个词的意义一样,英若诚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舞台艺术形象却永远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他的艺术造诣是后人无法替代的,他永远是我们京城百姓的好街坊、好邻居。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英若诚 、康开丽著,张放译,英达审读,中信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定价: 2.00元。

(:李明达)

武汉包皮包茎
广元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濮阳哪里有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