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潇洒工笔绘牡丹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09

摘要:品读 的工笔牡丹,一扫传统花鸟画的题材局限和对形色的偏见,将文人花鸟画托物言志的人格寓意移位,充满时代精神的个性化视觉形象,从而与传统牡丹画在形式上拉开了距离等等,其枝、叶、杆、花,章法布局相互间穿插、扭结,充满了一种富于变化的韵律感,灼灼富贵之牡丹浑然一体,画面呈现国花国色天香之神采和大气磅礴之雄风。作为新一代青年画家,她更重视艺术的综合修养和综合实力。善于变通,把不同技法融会贯通,互补互渗,互动互生,形成自己的风格,与时俱进的艺术。 潇洒工笔绘牡丹

——记江苏徐州青年女画家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每当听歌唱家蒋大为唱的《牡丹之歌》,我的眼前总是会出现一位女青年,她手握画笔微微一笑精心作画。她,就是爱画牡丹的江苏徐州青年女画家 。

认识 还是在前年春天,是在中国著名画家、艺术大师王世英举办的一次艺术作品讨论会上。那天,我接到牡丹皇后王世英的,说她的艺术研讨会就要召开了,邀请我去一块参加。她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她收了一个关门徒弟,是一个女孩子,名叫汪姝含,笔名取 ,是江苏徐州人,大学生,很有才气……话语中透着欢愉和自豪。能得到中国著名画家、国家级大师王世英称赞的年轻人肯定是一个出色的女孩,我欣然答应参加她的会议,顺便也要看看她的这位小徒弟。

认识著名国画家王世英女士已经多年,这些年来,她的牡丹画知名度越来越高,先后带过多名徒弟,大多已在画坛初露头角。她的徒弟曹海丽曾经随她身边二年多,还有的徒弟远在湖南和山东等地,她一生以大气无私尊称,德艺双馨。她与吴冠中、范曾、黄永玉、刘大伟等出过多本画册,她被称之为牡丹皇后当之无愧。这些年来,随着她的画在国内外影响剧增,前往拜师的年轻人踏破了她的门槛,但她都基本谢绝了。她曾对我说过:我现在精力有限,已无力再执着地带徒弟了。而 则是在她说此话一年后破例收徒的,肯定有着其中原因,被她收留的年轻人一定大有出息。我虽没和 这位青年见过面,但在我的脑海里她一定是位出色的青年。

那天下午,我在王世英工作室助理,著名老作家潇男先生陪同下,乘车来到了王世英艺术研讨会的会议地点。一路上,潇男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他熟悉的 ,夸她能吃苦,毛笔字也写得棒,跟随王世英学绘画突飞猛进,是一位很出色的小徒弟。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终于走进了宾馆会议室,有意识记。

那里早已坐满了人,签名桌边,一位长得挺秀气的女孩见了潇男,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和他打招呼。潇男先生忙作介绍,把我引荐给 。女孩子见了我,很有礼貌地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微笑叫着:“老师好!”这是我第一次见到 ,她的谦逊令我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多次随潇男先生去过王世英的艺术创作工作室采访,间隙与 聊天,她带着深爱牡丹画的执著,深沉而不露,显得特别谦虚,一看到我们就唤我们为老师,还热情让座倒茶。

围绕她的学画经历,我开始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悠扬地笑了笑,不紧不慢地为我倒着茶,在她娓娓动听的甜声中,关于她的绘画故事就像缓缓流动的小溪一泻而出。长流着一个美丽难忘的故事。

的真名叫汪姝含,1989年7月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她从小学习认真刻苦,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到街上有人在习字书法,忽然也增添了一份爱意。从此,她参加了学校老师指导下的书法小组,每天放学后勤奋书写,乐此不疲。她先后参加过地方举办的业余考级,屡得高分,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也许是神差鬼使吧,2007年,就在 考入高中读书时的那一年,她忽然又想到了书画是一家,她觉得自己以前只学习书法还不够,还应当去学习绘画才双全呢?所以到了读高中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素描和水粉画,画得十分投入,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性格活泼开朗,平时乐于助人,人缘很好,朋友很多。在她看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每个公民的。很幸运,她的父母非常的疼爱她,也非常懂她和支持她,因为他们知道, 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孩子喜欢的就应该成全她,不用太多的语言就会心心相连,她从小到大都很听话,他们支持 去学习绘画。

当时,有同学知道 在学绘画,就说:嘿, 这个人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人家考上高中抓的是补课和学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懈努力,而她却专心去学习绘画,是不是脑子搭错有问题了?但 听到后却说:“谢谢大家的关心,我认定的事我会去做好,我不会放弃我自己的爱好,我会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学好我喜欢的书法与绘画技能,坦率地说,我长大想当个画家和书法家。

三年高中, 不仅学习认真,而且绘画和书法双重并进,还在地区和省市获过大奖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帆风顺的事也许没有和 握手。2009年, 在考大学时忽然身体感到不适,头晕呼呼地进入考场,结果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她的理想效果,按她的努力完全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但最终被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录取,许多人都为她婉惜,她为此也伤心地落过泪。人生有路不平坦,冷静思考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学习信念。

在大学期间,她勤奋学习,除了学习的平面设计学科外,还坚持练习自己喜欢的书法和绘画,然成绩一直是优秀,还担任了校学生会副主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学期间,她几乎是年年获得奖学金。在大学, 坚信学习一门技术一定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坚持下去,人的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工作。

然而,大学的竞争对她来说变得十分重要,她配合校团委开展各项工作,课余时间依然执着不放弃她喜爱的书法与绘画,多次积极参加校、市、省级的各类书法等比赛活动,2012年初,她的书法作品获得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书法比赛一等奖。这对她来说是一分汗水一份成功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她依然追求着自我发展的梦。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钻进图书馆,了解当今各种书画派的动态,从而为自己的前途和业余生活定了方向。常常是这样,当她在学习平面设计的过程的间隙去绘画和写书法时,也是乐在其中。她就是这样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爱着自己的绘画艺术。

2012年初春,她在父母带领下来到上海观看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级艺术大师王世英的牡丹画展。爱好艺术的 面对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牡丹画,反复看得入了神。陪她一起看画展的父母见 入迷,就问 :“大学毕业后你想先找工作还是想在艺术上深造?” 脱口而出:“我想学画这样的牡丹花,我喜欢牡丹,我要是有这个机会就好了……”言下之意就是想拜牡丹画大师王世英为老师。父母见 如此喜欢王世英的牡丹花,就托朋友找到了王世英,把女儿想学画的事实说了。朴实无华的王世英已经七十多岁了,她犹豫了一下还没回答,但当她抬起头来时,一位靓丽的女孩子已经站在了她的面前。

王世英看着一米六十多高度的 说:“你想跟我学画?你是父母掌上明珠,绘画很苦的,你一个大学生来学绘画能吃得起苦吗”?王世英话刚落音, 就说:“王老师好,我跟您学习画牡丹,我能吃得起苦,你能教我吧!” 的父母知道女儿的性格和脾气,一旦她认准要做的事情,她会执着到底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就像当年学习书法和绘画一样。就这样,七十多岁高龄的王世英女士迎来了一个关门徒弟,大学毕业生 ,在放弃了大学毕业招聘工作之后,走进了艺术大师王世英的艺术天地锤炼,她从此将投身自己喜爱的业余专业——绘牡丹。

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月份, 经过王世英的面谈,并又观看了她以前的素描和绘画作品,觉得她很有基础,终于点头收定这个关门徒弟。拜师对于 全家来说都是一件生活中的大事情。2012年 月29日, 在徐州正式拜王世英为终身老师,徐州市的一些热爱艺术的老领导和美术界人士知道了一起出席,见证了这一隆重议式。王世英老师端坐席上, 跪拜认师,从内心发出,声声亲切地叫着自己喜欢的师傅。王世英开心地笑了,在她收的徒弟中,她觉得 是众多徒弟中最认真、又是在一次最隆重的拜师议式,她觉得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有带好她。从此, 在上海有了一个大师级别的师傅,从此她开始在上海这块海纳百川的土地上学习绘牡丹画。

还记得在2012年的4月10日这一天, 离开徐州来到了上海王世英的家中,开始走上了学画的艰苦道路。春意盎然的四月,上海已是桃红柳绿的世界,长风公园的牡丹开放了。为考考 的写生和素描功底,王世英带着 驱车走进了上海长风公园的牡丹园。春光明媚的天气下,风展牡丹,芳香四溢。王世英选准角度,开始和 一起速绘牡丹。 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善于素描,她绘的牡丹花虽然显得有点勉强,但亦是栩栩如生的有神,王世英高兴地说:“好,你的素描基础不错,你就跟我学工笔吧,学一段时间后再学写意。所以许多学者是先学写意的,而 却是先进入了学工笔画。王世英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她的教学方法也打破传统,而是因人而异,这也是她收徒的独特风格。

在王世英手把手的教学下, 很快地领悟了执笔、描绘、上色的技能。这次来她在老师家里一呆就是20多天。这样的日子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有点心酸和有意义。看似这20多天,这对于从来没离开家庭的 来说就是一大考验。以前,她从来没有独自在外面呆过这么久,再说她是一个从小很恋家的人,刚来到上海就显得一切都很陌生,语言和生活上也很不习惯,住在王世英老师家里,睡的又是立式双人床,王老师睡在下面,她睡在上面,每天除了学习绘画之外,还要跟着老师学习做饭等等一些家务事。因为父母亲之前对她说过,老师七十多岁了,你要像小女儿一样在生活和起居上多关心才是,懂得尊重师傅。这话说说容易,但做起来有点难度。刚开始的几天,她真的很不习惯,每天晚上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想给父母打,但执着的个性告诉她:学习就是为自己,为艺术,我绝对不能让父母有一份担忧,所以一段时间干脆不给家里打,因为她害怕听到父母的声音,恐怕一听到了就会哭泣。其实她的一举一动都被王世英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当作没看到,因为她要考验 的生活能力和毅力。

在上海的这段时间, 每天除了绘画、吃饭、睡觉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画画,王老师见这位小姑娘耐心不错,每天画得手臂痛了也不声不响,而且学得十分认真,总是超额完成她布置的作业,而且画得十分逼真,她有意要把本领传给她,所以也教的特别认真。 的进步真的很快,每当一幅作品完成了,每当看到自己桌子上的作品就很开心,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每当这时,王世英总是多给她一份鼓励。 呢?总是这样在想:我学画画是为了把艺术学到手,我要让父母高兴,要让他们为我感到自豪,我要传承好王世英独特的绘画技能,吃点苦我也值得。

在王世英家中学习时,她开始在运笔上懂得了许多技巧,王世英的专长画法 一一记在心里。她的用笔流畅劲健,苍劲有力,以凝练的手法使墨色激扬激荡,把笔用墨用色都融入到花卉画的点、线、面的意象表现中,从而给画面注入一种动静不可知的强烈视觉 。

谈到牡丹,想到牡丹画, 就自然会想到中国绘牡丹的历史。她说:我绘牡丹,首先要像老师一样爱牡丹,在老师家里,一有空就翻阅各种牡丹画的资料,这对自己的成长有益。我爱画牡丹,是因为牡丹自古就被人们认为是“繁荣富强,吉祥幸福”的象征,春回大地,万花怒放,牡丹独享“国色天香”美誉。牡丹还是国人公认的“花中之王”和“国花”。因此,牡丹一直是历代中国画家描绘的重要题材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以画牡丹而千古流芳的国画大家。最早的记载就是南北朝时杨子华画牡丹,此后,唐代边鸾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徐熙画《牡丹图》堪称当时花鸟画中的一绝,他创造了叠色渍染法,看似落墨比较重,但细探却是薄施丹粉,运笔清秀,意趣生动;明代徐渭是用泼墨法画牡丹的,他的作品以水墨写意,泼辣豪放,笔墨洗练,一扫前人画牡丹的呆板造作之气,使其所画牡丹更具强烈的表现力;清代恽寿平画的牡丹润秀清雅,自成一体,素有“恽派”之称;到了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更简练,常是寥寥数笔,却是生机盎然……他们的画都以神笔为后来的牡丹画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范本,也给后人树立了一个个很难逾越的牡丹画艺术的标杆。

她告诉我们:现在每当在电视或在外面看到牡丹,就会凝视和沉思许久,眼前就会飘逸起风中舞动的牡丹花。 说:在拜王世英为老师之前,她一直喜欢书法与绘画,曾经多次找来或买来了许多绘牡丹的名人画作,反复品味了吴昌硕、张大千、任伯年,王雪涛等大家的牡丹画,还有专长工笔画法的画家王道中的牡丹等等。日记上印满了抄写的各种绘画技法。例:写意画法画牡丹时,画花头、画花叶用笔是一样的,先调浅的颜色使笔肚也沾满色,然后在笔尖调深色,控制好水分,勾叶筋时用点浓彩,水墨画时则是浓墨。工笔画时,画叶时先用花青画明暗再用浅绿色罩上一层,背面的叶先用绿色在用三青罩上,就看似有秋色的味道……听她的介绍,我认准她是一位很有事业心的女孩子。

共 9877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潇洒工笔绘牡丹】是一篇关于江苏徐州青年女画家 的传记散文,文章诗文并蓄,卒章显志,把一个锐意进取的女画家,刻画得栩栩如生。文章成功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来推动情节,凸现人物。写作行文思路,巧妙勾连,层层铺垫,步步递进,张弛有度。作者先是从歌唱家蒋大为唱的《牡丹之歌》入笔,带出了师从王世英大师学画牡丹的女画家 ,然后,写到她学画的过程是苦中有乐,但更多的是艰辛。最苦的是要描绘出牡丹的神韵,她为此作了辛苦的付出,始终执着追求,风雨无阻。最终,有志者,事竟成。孜孜不倦研究牡丹的她,终于悟出了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表现牡丹之法。文章的整体构思,清晰完整,极富逻辑性。欣赏通俗易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的佳作。我想,无论是谁,只要对艺术,对人生孜孜以求,都会成功!推荐加精!【;潮仙】【江山部精品推荐01 100221】

1楼文友:201 - 14:22:25 一篇关于江苏徐州青年女画家 的传记散文,文章诗文并蓄,卒章显志,把一个锐意进取的女画家,刻画得栩栩如生。无论是谁,只要对艺术,对人生孜孜以求,都会成功!问好老师!向您学习!

2楼文友:201 - 15:41:45 我也像王世英老师一样,十分喜欢小 。在滨海画展中,由她用隶书书写的我为王世英写的两首藏头诗,醒目地挂在前头,引来不少赞许的目光;陪展画别具一格,更受人青睐。在宾馆中,我为县领导写的藏头诗,全由她用刚劲有力的笔法题写,使各位领到爱不释手,热情与我俩合影留念。她还赠我八个大字: 淡泊名利,潇洒人生 ,我珍藏着呢!今天, 作家写画家,艺术本一家,文章和人物,同样放光华。 欣赏!赞美!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回复2楼文友:201 - 16:09:15 谢谢潇男点评。祝节日快乐!

楼文友:201 - 16:09:0 谢谢潮仙美按美评。祝节日快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 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4楼文友:201 - 16:12:05 衷心希望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成为牡丹公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 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5楼文友:201 - 22:18:11 俺老乡的画就是不错,欣赏。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奥妙无穷!

回复5楼文友:201 - 08:27: 7 谢谢社长美评。节日快乐!

6楼文友:201 - 2 :26:17 这是一篇详实且极具文学性的人物传记,精彩的记叙了一位年轻女画家的刻苦成才之路。这让我们感到一个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会成功,必须要付诸艰辛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谦虚好学的品性,方可成功,方可拥有一个美丽完满的人生 欣赏老师佳作,祝福文中 女士越来越成功,也祝福尊敬的王世英老师身体康健,一生幸福

回复6楼文友:201 - 08: 0:50 感谢馨儿美评。绘画和文学创作一样要善于坚持。能吃苦,能在实践中创造美丽。祝节日快乐!

宝宝上火怎么办

小孩口臭是什么原因

孩子口臭

慢性肾炎吃的药
小孩咳嗽厉害怎么快速止咳
缺钙引起腰酸背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