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警校记事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09
(一)可敬的学长
认识学长是在27年前,那时我们一块在省公专求学,我一年级,他三年级。
开学报到那天,身背行囊,颠倒了几回车,七拐八绕地赶到位于郊区学校时,天色已晚。当忐忐忑忑、摸摸索索地找到自己宿舍时,学长已带了几位老乡恭候多时,一开口便是乡音,溢满温情:“喏,床铺已铺好,饭盒已买好,你先歇一下,等会带你到食堂吃饭哦!”陌生、惶恐已去了一半。
初来乍到,紧张学习训练空隙,想家的念头时时袭上心头,挥也挥不去,赶也赶不走。学长是过来人,心里很清楚,每逢星期天,便带我们新生走出校门,感受六朝古都的人文美景、中山陵园的肃穆雄伟、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栖霞古刹的千佛雕像、乌衣巷口的旧时堂燕、颐和路上的民国建筑……俊彦人物,秀美山川,流连其间,一解思乡之愁。
周末或节假日,学长也会组织老乡会,我们县很小,在公专求学的人也少,那时三届加起来才9人。大家用各自饭盒到食堂打了菜,买点饮料,将宿舍桌子一并,便是饭桌,十几个菜一摆,便是佳肴。大家像一家子围坐在一块,痛痛快快地说着家乡话,入桌话题没有主题,家长里短,同学趣闻,想到哪扯到哪,你刚起个头,就有人接尾,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学长毕业分配在偏远的农村派出所干内勤,暑假无事,便与另一同学相约去看他。进门见他忙着整理内务,便一同整理,三人正埋头做事时,就听门外有人喊:“抓逃犯!”我们三人循声而出,朝逃犯逃跑方向狂奔猛追。追了几百米,逃犯走投无路,跳下经年淤积的河中,越陷越深,待到河水浸过脖颈,逃犯终于服软,一声嗥叫:“救命!”学长笑笑,伸出一根粗棍,逃犯顺势抓棍被牵了上来。
两年后,我也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大家都各自在岗位上忙碌着,偶有小聚,大多谈论求学期间的那些趣闻轶事。工作八九年后,学长做办公室主任时,我也在办公室“爬格子”。那时,办公室人少事多,这个材料刚弄好,那个材料又来,有时一天有三四个材料要赶。学长很仁厚,总是问我:“你写哪个?”我当然拣简单的不太动脑筋的材料写,学长莞尔一笑,拿着一本稿纸伏案就写,白天写不完,晚上接着写。有一年夏天,县局所在区域供电线路改造,经常停电,学长就穿背心短裤,点支蜡烛加班。一尺长的大格纸,一格一格地写,写满一张,又是一张,最后是厚厚的一沓,写完,长吁一声:“走,到大排挡喝酒去!”格子爬完了,人也轻松了许多,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卸下了。
2002年冬,学长到交警大队任大队长,当时正是全县机动车快速发展时期,车辆骤增,行车文明程度不高,胡闯乱行者众,大队警力少,管理难度大。学长一上任就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并要求大队领导带头上路执勤。每次上下班途中,总能看见学长在西岗亭执勤,虽然穿着厚厚的冬长服,脸仍冻得乌紫,我就调侃道:“大队长亲自上路执勤,要不要写篇文章报道一下?”他笑:“你要写就写一线交警的辛苦吧。”
可我忙于办公室琐碎事务,一篇报道也没有写过。时光荏苒,年岁渐长,对许多事都逐渐淡忘了,但学长的情谊恰如一坛陈年老酒,恒久弥香。现在拾掇这篇稿件,权作对过去允诺的补偿,但更多的是勾起我与学长一同求学、工作的美好回忆……
(二)南京的麻团
喜欢吃南京的麻团,用南京话说:“喜欢得一塌糊涂,啊晓得?”
南京的小吃很多,鸭血粉丝、小笼汤包、豆腐脑、盐水鸭……但我偏爱南京的麻团。南京的麻团,一如南京人的性格,外表崩脆,内里柔情。
南京的麻团,是用纯糯米做的,做法简单,先将糯米兑水润湿,加入红糖等佐料,捏成粉团,在芝麻堆里一滚,放入油锅里一炸,外表脆黄内里酥绵的麻团就好了。
最初吃到南京的麻团,是在公专求学时,公专的早餐是比较丰盛的,有包子、油条、蒸饺、馒头、扬州炒饭,可谓琳琅满目。可能是水土不服、胃口不好,我对其它的美食不感兴趣,单对这麻团“情有独钟”。每天早上出操前,先将碗勺放在路边的台阶上,跑完操回来,拾起碗勺三步并着一步冲到饭堂卖麻团的窗口,叫道:“师傅,四个麻团一碗粥!”还没找到座位,一个麻团便已下肚,找到饭桌坐下后,另一个麻团也在嘴里劲道地咀嚼着。待到其他同学不紧不慢买好饭菜后,我已结束了“战斗”,咂一下嘴吧,打一个饱嗝,心满意足地回教室看书了。四个麻团垫底,一碗米粥灌缝,胃舒神安,一上午都精神抖擞的。
南京的冬天出奇地冷,难得一个休息的星期天,舍友们都蜷在温暖的被窝里,懒得没一个愿意抬起头来,终于有人肚子饿得撑不住了,窸窸窣窣地起床穿衣,其他人就探出头来:“请给我带一份早饭,随便。”去得迟了,食堂其他饭都凉了,只有麻团还是热的,拾了一提袋,打了两瓶水回来,一宿舍人就倚在床头把麻团“一扫而光”。大冬天的,也不能老叫一个人顶着刺骨的寒风去买早餐,大家就排了个值班表,一人一星期轮流着来,而早餐多是简单方便的麻团。漫长寒冷的冬日,有温热绵甜的麻团相伴,大家都对这麻团产生了依依惜惜的感情。
毕业后回到家乡,再没有机会吃到南京的麻团了,心里总感到空落落的,早餐也是潦草对付着,全为了果腹。有一次执勤,在背街里巷里遇到一家卖麻团的摊点,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买了几个来尝,一咬,石疙瘩一般,一点口感也没有,剩下的就悻悻地提在手里,再也没有心情去理会了。站在瑟瑟寒风中,回想着学校那个堆成小山似的黄灿灿麻团的窗口,竟有些许泪珠儿在眼眶里直打转……
每次与留在南京工作的舍友聊天,临了总不忘问一句:“还吃南京的麻团吗?”舍友咯咯地笑道:“嘴馋了吧?”我酸酸地说:“你可真有福气啊!”他说:“要不寄一包给你?”还真的邮寄一包过来,邮寄过来的麻团,虽不及现炸现吃的好,但总算一解我的馋欲。有一次到南京出差,晚上住在舍友家里,第二天竟然像在家里一样,赖在床上不起,舍友一脸诡笑,“我有法子保准你起来!”说完蹭蹭跑下楼,不一会儿,就提着一袋南京麻团上来,边脱鞋子边喊道:“看,南京麻团来啦!”我一听,就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脸没洗,牙没刷,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直噎得眼泪都流下来了,舍友急道:“慢点,慢点,麻团多的是,保你吃个够!”
嘴里不停嚼着这绵软香甜的麻团,脑子里全想着在南京求学生活时的情景,就像老电影回放一样,一幕一幕地在眼前浮现……
共 250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温暖的回忆警校生活的散文。文章写了警校生活的人和饭食麻团。开学时学长的热心帮助、周末或节假日,学长也会组织老乡会,工作后的小聚这些小事,在作者的记忆里都是温暖的片段。时光荏苒,年岁渐长,对许多事都淡了,但学长的情谊恰如陈年老酒,恒久弥香。作者喜欢吃南京的麻团,用南京话说:“喜欢得一塌糊涂,啊晓得?”毕业后回到家乡,再没有机会吃到南京的麻团,心里空落落的,早餐也是潦草对付着,全为了果腹。作者既是留恋麻团,更是留恋那时的人和事,然而一切都去了,留下的只有回忆。文章饱含感情、语言真挚,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倾情推荐共赏!【:清菡】
1楼文友: 18: 5:09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15:59:4 谢谢清菡老师的。
2楼文友: 18: 6:11 当往事不在,留下的只有回忆。我们只有在回忆里捕捉哪些温暖的片段!
楼文友: 18: 6: 8 问候!祝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不断!
4楼文友: 18:41:07 原来老师是警察啊!有困难找警察。哈哈!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4楼文友: 16:00:57 是的,除了做学生,就是做警察。
5楼文友: 19:21:51 又见风舞老师美文!读着温暖依旧!祝愿老师创作开心,生活舒心!
回复5楼文友: 16:01:29 谢谢阿巧老师的鼓励。
6楼文友: 00:40:46 祝风舞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灵感泉涌、佳作连连!!顺祝老师冬安体健!!
回复6楼文友: 16:02:07 谢谢天龙社长的鼓励,问好。
7楼文友: 08: 9:44 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也是一种悠长的幸福!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7楼文友: 16:02: 2 谢谢红叶老师,问好。
8楼文友: 11:16: 4 拜读精美文章!问候!祝在荷塘写作愉快!
肾精足能提升精气神吗
肾精亏虚的治疗方法
什么方法可以维持肾精足
婴儿胀气消化不良原因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作用有什么
吃东西不好消化不良
上一篇:冰心大山的女儿小说
上一篇:天涯潇洒工笔绘牡丹散文